三天之間,轉瞬即逝,公孫續(xù)和田豫在忙閱兵前的一切準備,整整一天的生活都很是充實。
在這期間公孫續(xù)內(nèi)心的優(yōu)越感自然的在無限擴大,
這里,還有那里,
都是我的兵馬。
這并不是公孫續(xù)的膨脹,沒看過的人不會懂這種感覺,六千多人見面叫你統(tǒng)帥的這種視覺沖擊。
簡直太棒了。
而田豫一天除了忙里忙外的軍事后備和遠射武器的籌集,和指定一些戰(zhàn)后規(guī)劃外
剩下的就是和公孫婧一天天沒營養(yǎng)的問候互夸加捧吹,可能古代人就是這么的無聊吧。
“公子豐富理論,深奧絕倫,天下無雙。”
“小姐聰明伶俐,溫柔端雅。絕代佳人”
“公子陌上如玉,文武雙全,舉世罕見?!?br/> “小姐清麗脫俗,明眸皓齒,美若天仙?!?br/> “……………”
公孫續(xù)很是不理解,這些成語結合在一起,那是翱翔的太空人,和你們有什么關系?
還公子小姐,你們怎么不當復讀機啊,要不要你倆一起吃果凍?
無語!
但幸好的是,公孫婧并沒有多待,她準備明天就走,回上谷邊郡,畢竟這等前線對于公孫婧這樣的女人來說,是極為不方便的!
公孫續(xù)也無法帶她從軍,上至大將軍,下至小卒,不讓帶家眷,這是軍隊極死的規(guī)定,誰也無法改變!
可見她來的真正目的壓根不是想公孫續(xù)了,也是哈。
都六年了,要想早來了。
是公孫續(xù)的叔父公孫越怕自己掌握不好軍隊,特地讓公孫婧給自己送來了箭令。
箭令不是令牌的那種鐵制物品,而是用紅木雕刻而成的,而公孫婧手里的這支劍令。
無論是誰,都可以調動南四縣的二千人馬,那正是文則統(tǒng)領的兵馬,認令不認人!
文則這家伙,因為他斬了敵軍大將閆陶的首級,削弱了敵軍的銳氣,立了大功。
所以當初公孫續(xù)曾承諾過,等公孫瓚南歸,便上報其功勞。
公孫續(xù)這么說也這么做了。
但這個文則,絕對是類似張飛、許褚這樣的大憨憨,作戰(zhàn)勇猛無比且忠心耿耿,可就是不懂禮數(shù)和場合。
公孫瓚也知道他忠心且勇猛,本來想以這次功勞為由,讓他為大將,點給他五千兵馬。
可就是上次引薦田豫時為其鳴不平,頂撞了公孫瓚,就因為這敏感的優(yōu)越感問題。
結果就被升了一級,去南四縣統(tǒng)領新兵一千多人,現(xiàn)在勉強到兩千。
公孫續(xù)當時感動的快哭了,叔父比親爹好太多了。
當然了,這文則也是一個鐵錚錚的好兒郎,如果有機會能挖走他,公孫續(xù)一定會挖走。
至于公孫越為何不親自前來,這里面有很多文章:
原本公孫越害怕公孫瓚孤掌難鳴,本來想啟動本家的烏桓一族。
公孫之家原本是草根出身,之所以能在幽州站穩(wěn)腳跟,這不僅僅是因為公孫瓚驍勇善戰(zhàn)的結果。
而是有本地的土著勢力擁護—烏桓一族,烏桓一族的實力當初是很強盛,最強大的時候都可以和北上的南匈奴肩并肩。
但由于當年烏桓內(nèi)部的各種勢力糾紛而導致了烏桓一族四分五裂,一小部分憤慨不已而退出族譜,容入南匈奴之中。
而當時正是十常侍亂權當政的時候,幽州那時的統(tǒng)治堪稱為散養(yǎng),由此絕大多數(shù)烏桓通過賄賂和實力的碾壓。
零零散散的滲透到了幽州各地,互相擁立頭目舉為單于,當漢朝的軍隊來征討時,他們顯的極為團結。
而黃巾起義之后,朝廷壓根不搭理他們,他們又開始互相算計,找準時機就互相攻打……
漸漸的,本來就分散的烏桓勢力就更加的衰敗了,到如今便只能用來防守。
這可能就是人們所謂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也吧!
但公孫越看中了本地烏桓的利用價值,時不時的便結交和適當補給散落在各地的眾頭目。
以至于漁陽的寇婁敦、上谷郡的難樓王、代郡的能臣氐都和公孫越私交不錯。
公孫越本來想要啟用他們的勢力來幫助公孫瓚,可惜漁陽的烏桓最近又崛起了一個頭目阿羅槃。
在境內(nèi)無限的和寇婁敦爭權,公孫越便知道他是靠不住了,上谷郡的難樓王雖然實力不錯。
但距離盧龍要塞太過于遙遠,等他前來援助,要么公孫瓚都打到遼東屬囯了,要么公孫瓚都已經(jīng)被團滅了!
至于代郡的能臣氐,公孫越頗為無奈的笑了笑,他那個距離,還是消停待著吧!
除了給公孫續(xù)箭令之外,公孫婧臨走前又贈給田豫一幅鳳凰絲紗手絹。
而且這手絹是有隱藏技巧的,但凡沾水或者任何液體,都會顯露公孫婧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