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決定買地
冬天的腳步在眨眼間就邁過了季節(jié),清風村依然還沉浸在正月的時光中,很快,春天就到了。
初春水暖,清風嶺山腳下的小河基本都解凍了,能看到魚兒的脊背在水中閃閃發(fā)光。岸邊的地上冒出一個個灰色的小嫩芽,等到了夏天就會變成蘆葦,在河岸邊招搖。樹枝上也不再是鼓起的小包,而是冒出了嫩綠色的小芽,鮮嫩極了,可愛極了。
和這初春時節(jié)相反的是,清風村內(nèi)很多人家日子見得拮據(jù)起來。勉強的過了年,剩下的那些糧食吃完就再也沒什么可吃的了,現(xiàn)下又是青黃不接,地里什么吃的都找不到。
今年村里富戶多,靠著那些在作坊里做工鄰居的接濟,這個冬天清風村沒有餓死一個人,也沒有凍死一個人,已經(jīng)是極為難得的平安年了。
尹清歌張羅著,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多買些地,徹徹底底的成為一個地主。商業(yè)資本會沉沒,可是土地卻是基本都是可以保值的,除非是碰上大災年。
吩咐老顧注意著這些事情,要是有人賣地,又是這附近的,都買下來了。上等地下等地都行,這個不重要,最好是能買連成一片的,管理起來方便。
尹清歌打算趁著春天到的時節(jié),帶著兩個孩子出去走走,當做是去春游。
說是出去走走,其實是到金陵府去考察市場,現(xiàn)在家具作坊二月已經(jīng)在建了,動工制作家具的日子指日可待,分店必須要提上日程,盡快定下地址。
想到就去做,尹清歌打算等兩個包子下學了,就去找董夫子談一談,看不能寬上幾日的時間,讓他帶無憂和無缺出去。
兩個包子在她來之前,從未出過河灣村;她來了之后,去過最遠的地方也不過是黎坪縣而已,世界對他們而言還太遙遠。
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是同樣重要的事情,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書生會游學的原因。
只有見識了更多的風土人情,增加閱歷之后,才能更加豐富整個生命。而不是成為一個井底之蛙,面對這巴掌大的世界,以為這就是全部。
董夫子痛快的同意了尹清歌的提議,剛好春耕也快到了,本就應該放假讓三個孩子一塊跟著父母去地里勞作的。
這是從大興朝就傳下來的傳統(tǒng),春耕和秋收的日子,除非是喪國大事,否則不管是皇帝還是那些士大夫們,都要在春耕那日一起下地勞作。至于他們是真下地還是假下地就沒人知道了,不過這樣的傳統(tǒng)卻是一直沒有人敢違背。
大興朝的開國太祖認為只要讓人們吃飽飯,肚子不餓,是不會有人造反的。當然,這也是大興王朝能統(tǒng)治瀛華大陸上千年之久的原因。
久而久之,因為士大夫們都是讀書人,也逐漸的影響了天下的讀書人。讀書人自認是天下表率,自然更應該在春耕和秋收的時候下地勞作一番,表示對土地的敬重。
和董夫子說定,尹清歌回草廬就吩咐沈嫂子收拾出門的東西,一群人出門要帶的東西可不少,該曬得該洗的現(xiàn)在就該提前準備起來了,不至于到時候慌手慌腳的。
離春耕還有半個月的功夫,早春的花已經(jīng)在院子里開放了,黃色的迎春花掛在草廬的圍墻上,星星點點的,顯得草廬格外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