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各懷心思
王禪送四人出去之后,安排府里的人為一些受傷的百姓包扎傷口,同時也看了看這些人的傷口。
傷口皆是老虎利爪所至,并無咬傷之痕,而且依傷來看,并不深,這些受傷之人,還能行動自如。
王禪微微一笑,知道此虎其實并無傷人之意,說起來也只是警告。
因為若是普通老虎傷人,縱然是不吃掉獵物,也會用嘴撕咬,直至把老虎眼中的獵物撕咬成碎片,才會罷手。
這也如同獵吃老鼠一樣,會反復(fù)捉弄獵物,并將不會只是用爪傷人。
而此虎只用利爪及這些鄉(xiāng)民,而且都是皮肉之傷,并無骨損之傷,由此可見,此虎并非以人為食,也并非故意如此。
若說這些鄉(xiāng)民之傷,就可以判定,是這些人誤入老虎的勢力范圍,定然是讓老虎感覺到了威脅,所以才出爪警告。
并且老虎也不想由此引起更多人的圍捕,由此可見此虎,也算是通靈的獸類。
虎踞鎮(zhèn)后山形如一只老虎盤踞于此,而其虎尾之部與其它群山連綿相連,若是整體看來。
虎踞鎮(zhèn)后山之虎就如同從連綿的山丘奔出的下山之虎,在虎盤踞,意在守護(hù)著虎踞鎮(zhèn)。
如此看來此山有虎,亦是從虎尾后連綿的山丘而來。
虎是獸中之王,其形巨大,一山難容二虎。
由此可以判定,虎踞山中只會有一只老虎,而且從利爪的深度以及傷都劃傷的形狀來看,劃痕纖細(xì),此虎該是一只母虎。
母虎較之公虎體型要小,而且虎爪也要小得多,普通之人若是遇上公虎,老虎一發(fā)威,一虎爪就可以把人拍出丈余遠(yuǎn),那這些人的傷就不會是這樣。
由此可見此虎不僅通靈,而且動作十分靈敏,虎爪劃過只留下爪痕,并不帶其它傷痕。
這在剛才練武場時,王禪聽老虎的嘯聲就是基本能猜測到,現(xiàn)在再結(jié)合虎傷人情況,王禪心里已經(jīng)有數(shù)。
可以肯定此只母虎該是覓到后山,覺得后山靈氣十足,所以在山中產(chǎn)子,不巧有獵人經(jīng)過,所以怕獵人傷及虎仔。
所以出爪警示鄉(xiāng)民,老虎本意也不想多惹麻煩,只是鄉(xiāng)民們不解其意,卻連續(xù)上山,欲捕此母虎。
一來是若能捕得此虎,定然收獲不小,比之打到其它獵物更有價值。
二來若能捕到此虎,也可以在虎踞鎮(zhèn)搏得名聲。
實則都是人心的貪欲作怪,所以才讓母虎連續(xù)傷人。
想到此,王禪也是搖了搖頭,對這些受傷的獵戶,不再同情。
“小公子,看出什么沒有?有什么需要老朽為你準(zhǔn)備的,你就直說?!?br/>
王禪看了看趙伯,讓下人把這些傷者都抬回后屋醫(yī)治。
回過頭來微微一笑道:“趙爺爺,你幫我兩籮蕁麻(白蛇麻)來,幫我搗成漿,盛在一個罐子里就好了?!?br/>
王禪說完又道:“趙爺爺,煩您幫我再準(zhǔn)備一根色鏈索,一副弓箭,我要打些兔子。
再為我準(zhǔn)備一把鋒利的砍刀,幾根繩索,還有三日的干糧,其它的就不用了。
另外你去告訴里正,我不帶一人,明天早上我就進(jìn)后山,三日之后必能降伏此虎。
著他們不準(zhǔn)任何人進(jìn)山,兔得驚了老虎。”
趙伯一聽,也是不懂王禪的主意,卻并不有異議,而是微微一笑道:“小公子,你如此準(zhǔn)備,心懷仁慈,只是想降伏此虎,而不是除掉它吧?”
“還是趙爺爺知道禪兒的心,此虎當(dāng)是一只母虎,并無傷人之意。
這些人只是驚擾了母虎,母虎護(hù)仔也是常情。
所以此虎剛才的叫聲氣喘短促,應(yīng)該是產(chǎn)仔失血,氣息弱之故。
我只需降伏此虎,讓它知難而退,不再傷人,自然就解了鎮(zhèn)上的虎患。”
王禪說完,詭異一笑,似乎還藏著秘密。
趙伯也不多問,心想難得王禪能為母虎考慮,而且何必老虎產(chǎn)仔之故,如此解決不失為俠義之道,心里也十分欣慰。
只是淡淡回道:“一切依小公子安排,難得小公子有如此仁心,懂天地萬物之道。
可虎不通人性,你還是小心從之,于虎而言,只要侵入它的范圍,自然會認(rèn)為你給他帶來威脅,并不會體察人之善意。
于此看來小公子也不愿老奴與你一同前往了?!?br/>
“我都說是還是趙爺爺知我心意,我若永遠(yuǎn)靠著趙爺爺,如何能獨自外出。
這些年來一直有趙爺爺護(hù)著我,如同這趙府,為我遮風(fēng)擋雨,可我總有一天要離開此地。
那么此次就當(dāng)是我鬼谷王禪第一次行險,遠(yuǎn)離之前的一次考驗。
自然該由我自己處置,再說趙爺爺年歲已高,就留在府里休養(yǎng)吧。
王禪話說得十分自信,聲音也提高許多。
王彩霞站在后院十丈之外,也聽得清楚。
原本她想為王禪物色了本府幾個能干的青壯獵戶,他們都是趙府的佃戶,平時受家主恩惠,此時小公子要為民除害,當(dāng)然也是義不容辭。
可王彩霞剛才聽王禪的話,顯然連趙伯都不帶,要一個人進(jìn)后山之中降伏老虎,那這些獵戶,他是更不會需要了。
心里一想,透著一陣陣心酸,一是知道兒子長大了,需要獨自面對危險,獨自處理,他有這種勇敢的氣質(zhì),十分欣慰。
可同時也代表著王禪離家之期不遠(yuǎn)了,作為母親,心里的酸楚可想而知。
所以此時縱然心里擔(dān)心,可也不愿為難王禪。
而王禪呢,自然是早就聽說王彩霞的腳步聲,所以故意說給王彩霞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