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半世夫妻
一夜溫情憶往生,夫妻半世若路人。
吳王闔閭悠悠從王后的床塌之上坐了起來,伸展了一下筋骨。
“王后,你覺得本王是不是老了?”
吳王臉帶苦笑,卻還是輕撫身邊的王后淑敏,覺得有些力不從心。
“王上,歲月不饒人,王上一生戎馬生涯,也就這幾年才得享溫柔,難得還是如此身強力壯,有若年輕人。
若是普通人家,早就不能人事了,可王上依然生龍活虎,何來老之說呢?”
王后還是十分體貼,語氣也十分溫柔。
吳王穿好衣服,坐在桌邊,斟了一杯茶,送給王后。
“你也累了,喝口水吧,想來我也有一月沒有來王后寢宮,這半年來,國事煩多,只能一月來王后寢宮,王后不會怪本王吧?!?br/>
“王上說笑了,你我一世夫妻,相隨相伴,何來計較。
王上每月都會掂記著臣妾,臣妾已經十分滿足了,到是王上還要保重身體?!?br/>
王后再為闔閭斟了一杯茶水,親自遞給吳王。
吳王一看,微微一笑道:“王后你這里的茶為何如此香純,每次本王喝了都會精神百倍,特別是晚上就寢之時,可有什么秘訣?”
王后一愣悠悠道:”王上,男兒飲茶與女子不一樣,這原本也是普通的碧螺春茶,只是臣妾自己稍稍加工,使此茶過了春時也不會褪其清幽之味,反而更加熟潤而已。只適合閑情之時飲之,若是王上處理國事煩憂,反而無益。“
吳王一聽,到也覺得王后體貼入微并沒有話說。
吳王喝完,兩人相坐,相視一眼,似乎覺得有些陌生。
半世夫妻,有時熟悉得有如陌生之人,除卻溫存,已經沒有太多言語,相座無言,王后看著吳王發(fā)髻蒼白,也是淚眼婆娑。
此時宮女已來為兩人疏理,兩人也是各有心思,卻又相敬如賓。
“讓人把早膳送來王后寢宮,把勝玉公主也叫來一起用吧?!?br/>
吳王看了看門外的老奴,想著一夜溫情,總該在這里吃個早膳,這樣或許好些。
而且把勝玉公主叫來,也算是一家人團聚。
老奴一愣,卻支支吾吾。
“吳德,你也跟本王一輩子了,王后你也自小認識,有什么事就說吧,何必吞吞吐吐。
難道你覺得本王是一個不通情理之人嗎?”
吳德本自小就是公子光的家奴,年歲比當今吳王大幾歲,也算是亦主亦友的關系。
而且年輕之時也就認識王后,可此時站在門外,還是有些不敢直言。
聽吳王一語,卻又不得不說,若是不說,那到像承認吳王是不通情理之人了。
“大公子波與太宰伯否大人,已在院外等候,說是有事要向王上匯報,不知王上如何安排?!?br/>
“波兒,哼也算有些長進,如此清晨竟然有事相報,也算難得。
那就多添兩人的碗筷,讓他們在外等著,就與本王與王后一起用早膳吧?!?br/>
吳王說完,看了看王后,輕聲問道:“不知王后對本王安排可有意見?”
王后一聽,到是有些恐慌,卻也不敢發(fā)問。
只是也緩緩說道:“王上,波兒是你的兒子,當爹的與親兒子用早膳,到問起人來了,讓臣妾有些惶恐。”
“勿須惶恐,波兒與山兒皆為你撫育,本王也多時未見他們了。
今日波兒來報,定然是為越國蓮花公主生辰之事,想來他已有主意,我們一起聽聽也不妨。
王后該也十分關切波兒這一月來的事務,走吧王后!”
吳王說完親手扶起王后,十分恩愛。
寢宮之外,一間寬闊的膳堂是王后日常用膳的地方。
若是夏日炎熱之時,一般也會移至花院之中用早膳,可此時入冬,所以只得在屋里。
屋內早就生起火爐,熱氣騰騰,可勝玉與公子波還有伯否都已站在門口靜等,不敢先行入內。
三人見吳王、王后駕到,都一起行禮。
“都起來吧,清晨寒氣重,可別傷了身子。
玉兒你來了,快快進來坐吧。
波兒、伯愛卿你們也坐吧,一起陪本王與王后用早膳。”
吳王邊說邊自己坐下,王后坐在一邊,看了看公子波。
而公子波臉上透著自信之笑,對著王后點了點頭。
吳王自己吃了一個點心,不忘給勝玉與王后各拿一個。
由此可見,勝玉公主還是深得吳王寵愛。
父親寵愛女兒,有的時候會超過對其母親的寵愛,在王室之家更加明顯。
“父王,為何今日如此興致,竟然讓女兒來陪父親用膳,我可是好長時間也未吃這小月樓的點心了?!?br/>
勝玉十分俏皮,也不忌諱。
“玉兒,你不會怪父王對你怠慢吧。
若說小月樓的點心,父王也交待他們,每日給你送去,為何你還說吃不上,是不是每日偷懶,不愿起床,這才不想吃的。
若是如此你可不能怪父王,要怪就怪你母后,為何不為你早點訂一家親事,這樣你就不會偷懶了?!?br/>
吳王臉帶笑意,卻是半開著玩笑,半說著正事。
勝玉公主一聽,扭過身去,不理吳王,只管與王后一起小口吃著點心。
“王上,公主的婚姻大事,還該由王上來定奪,妾身那敢作主,可別讓妾身為難了。.”
“王后有此心就好,勝玉本王還有些舍不得,大公主嫁至宋國,本王都有許久未見了?!?br/>
吳王似乎應了一句話,人老思舊。
有的時候也會想自己的兒女,特別是當面對女兒待嫁之時,總是有太多感懷。
吳王看了看公子波,見他與伯否都未敢用食。
“波兒,跟著伯愛卿一月有余,也該有些長進,如此清晨來找父王,該是有重要事情匯報,以便父王在早朝之時與眾愛卿商議,是也不是?”
吳王還是一眼就看透了公子波的心思,所以直接說出,到讓公子波不好意思了。
“父王,孩兒確實有事匯報,不想叨擾父王、母后用膳,還請父王、母后見諒。
越國蓮花公主的生辰將至,孩兒這幾日與伯太宰多加思慮,有了出使越國的人選,所以不得不來叨擾父王母后,還望父王、母后見諒?!?br/>
“是呀!上次伍相國六十甲子之壽,越國中將軍范蠡送來了越國鑄劍之術,獻于你父王。
想來越國對我吳國之盛,也十分信服。
此次越國公主生辰,我吳國也該有相應禮數。
難得波兒長大了,也為你父王分憂,快先吃點點心再說也不遲?!?br/>
王后說完,親自遞了一個點心給公子波,公子波卻是小心翼翼,感恩戴德,與勝玉公主完全是兩種態(tài)度。
若說在普通人家,這再普通不過了,可王室里卻又不一樣,長大了還能受王后恩寵,完全不一樣。
況且公子波也深知王后只是他的養(yǎng)母,所以于理不會偏袒任何一個王室公子,可對他卻如此照顧,所以公子波十分感激。
而勝玉則是王后親女,也習慣于王上與王后的寵愛,反而十分自然。
“謝母后。”
“大哥,父王還等著你說呢,我也想聽一聽你如何安排的?!?br/>
勝玉一直十分直爽,也習慣了與吳王、王后一起用膳,并不覺得有何尊寵,所以直接就問起公子波。
“勝玉妹妹,說來此次大哥的安排還要你支持才是?!?br/>
勝玉一聽,臉上顯出意外,也不搭話。
“哦,波兒那就把你的安排說一說吧?!?br/>
“回父王,孩兒想吳國與越國本為睦鄰,上一次越國中將軍范蠡特意出使吳國,為伍相國祝壽,又送上越國不傳的鑄劍之術,由此可見其交好之心。
此次蓮花公主生辰,我吳國也該以對等禮遇出使。
可伍相國與伯太宰還有孫將軍皆忙于國事,不宜出使。
波兒認為由勝玉妹妹為使臣,代父王出使越國,由伍相國外孫女化蝶姑娘,還有太宰大人的公子伯焉為副使,如此方能代表父王。
其次由孫武將軍之子孫明帶五百吳國將士親送至邊界,以顯我吳國強大之盛。
如此也顯得我吳國對越國相交之好。
不知父王覺得孩兒的安排是否妥當?”
吳王一聽,心里也十分滿意,卻是看了一眼伯否。
知道上安排怕也并非公子波自己所想,此時來報,也就是想顯得為國分憂,懂得列國相交之分寸禮儀而已。
吳王轉頭看著呆呆的勝玉,輕輕扶了扶她的肩道:“勝玉公主,不知讓你代父出使越國可否愿意?”
吳王的話讓幾人都不敢回話。
如此大事,吳王竟然要請示自己的女兒,而且并不強求。
由此可見吳王對勝玉的寵愛。
同時吳王闔閭也知道他這個女兒,向來愛恨分明,不會遮掩,若不不愿意她也會直接說出來,于吳王來說才會決定此事。
“父王,大哥的主意說來也并無不妥,玉兒當然愿意為父王分憂。
可父王也知我脾氣急,說話也耽直,作為主使臣怕會因言語不當,反而丟了父王的顏面。
而且若說有蝶兒相陪我到是十分喜歡,可蝶兒尚小,也不懂列國之事。
至于伯公子,太宰大人也不要見怪,伯焉公子呀!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想來對付列國之事,還是有些欠缺。
若有一個聰慧之人相陪,想來縱是上刀山下火海,女兒也不負父王所托?!?br/>
勝玉說得也是實話,可這話一講,公子波有心里卻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