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別趕緊去玩,記得先投個月票?,F(xiàn)在起-點515粉絲節(jié)享雙倍月票,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大周王朝的會試,最早設(shè)在二月,后來幾次改動,定在了三月中旬。
????與府試、州試不同,會試題目更多,一共要考三場,每場三天。整個會試前前后后,一共九天。與會試相同的是,這三場,同樣考的是經(jīng)義、詩賦、策問??荚嚨臅r間,則分別定在十五、十八、二十一日。
????每場考試,用時三天,同樣的,一旦進入考場,至少要兩天過后,才能夠交卷離開。
????毫無疑問,會試雖然不在“兩榜”之例,但卻是整個科舉中,最為艱難、競爭最為激烈的一關(guān)。
????會試第一場,三月十五日,卯時之前,此時,天色根本就還沒亮,好在陽春三月,一般來說,都是一年里天氣最好的時候,既不是雨季,也不會太過寒冷。
????貢院前的廣場上,密密麻麻的,布滿了來自五湖四海的舉人,共有六千之多,如寧江這般,年紀在二十歲以下的,少之又少,同樣的,像府試和州試時能夠見到的白發(fā)蒼蒼者,也幾乎沒有,偶有幾個,往往都是家世極好的書香門第。
????只因為,窮苦人家的學子,哪怕對自己再為自信,熬到四五十歲,通常也是熬不下去了,往往也就只能往吏部遞個牌子,表示自己放棄科舉,最后遞補到窮鄉(xiāng)僻野里,做個知縣、縣丞、學官,其中一些背后走了關(guān)系的,能夠安排到江南水鄉(xiāng)又或是相對富裕的縣城。
????而身家富裕者,雖然連年不中,卻也不愿意到其它州府去做個小小的、八品九品的地方官,到了一定年紀后,覺得自己沒有希望,干脆老老實實的,在本鄉(xiāng)里做個地方鄉(xiāng)紳,一般從外省調(diào)來的知縣、縣丞等,也不敢輕易得罪。
????除了真正的書香門第、經(jīng)學世家,才會即便到了五六十歲都不肯放棄。
????人群中,寧江抬起頭來,看著天上那逐漸變得黯淡的星辰。<>此時此刻,群星開始隱退,曙光卻還未出現(xiàn),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廣場周圍,一個個高高架起的鐵鍋上,火光騰起,將他周圍的人們,倒出縱橫交錯的影。
????這幾天里,小夢作為鸞梅長公主府上的女侍衛(wèi),暫時搬入了長公主府,好讓哥哥在這重要的關(guān)頭,能夠免去后顧之憂,秦無顏也跟了進去。寧江的身后,只帶著秦小丫兒,小丫兒把胸束了,穿著青衣,看上去也就是一個八九歲的尋常小丫鬟。
????廣場的外頭,士兵成列,每一場會試,都是直接派了軍隊來維持次序的。而貢院周圍的眾多瞭望塔上,站著三法司衙門派出的白道高手,既是防止舉人們在考試中作弊,也是為了防止有人前來生事……當然,敢在會試期間到貢院來生事的,那真的是活得不耐煩了,至于作弊,一旦被抓到,那是直接下入大牢的。
????貢院墻垣高聳,環(huán)境陰森,在建造之時,就已特意的給人一種威嚴之感。院內(nèi)官威發(fā)散,讓數(shù)千學子,俱都說不出話來。卯時已到,轟然間,大門打開,竟有一種神威撲卷之感。四周的火焰,撲撲撲的,進一步竄高,全場肅靜,無一人敢于吭聲。
????這一次,沒有什么童男童女,唯有官員,在院內(nèi)一個個的唱名,被叫到的學子,恭敬入內(nèi),呈上文牒,數(shù)人擁上前來,驗明正身,查無夾帶。進入正殿公堂,于孔圣的圣像前祭拜,在考試官前領(lǐng)號,然后被兩名士兵,如同囚犯一般押著,穿過“顧天開運”之牌坊,進入二門,兩邊各有一碑,一面刻著“明經(jīng)取士”,一面刻著“為國招賢”。
????進入龍門,另有兩名士兵接受,同樣如同押囚犯一般,暗自考生所領(lǐng)的號,押入各自的考棚。
????貢院內(nèi)的考棚,有九千多間,考棚與考棚之間,布有荊棘。這九千多間考棚,按《千字文》排布,中央有瞭望樓,刑部派來的監(jiān)視官居高望下。周圍同樣散落著眾多瞭望塔,每一個塔上都守著三法司衙門派來的白道高手,既監(jiān)視著眾考生的動向,也彼此監(jiān)視,不容許任何弄虛作假。
????六千多名學子,全部進場之后,天也早就亮了。<>其中寧江被安排到“寡”字第七號房。
????盤膝坐在考棚里,陽光撒在外頭的地面上,兩側(cè)的荊棘,猶如根根針刺,整個考棚當然都已被鎖死,木柵外放著一個木桶。寧江來到木柵邊,往高處看去,只能看到一線晴空。那一線晴空,白云悠悠。遠處傳來一聲鑼響,幾隊兵士,在考棚與考棚之間穿梭,押著禮部派出的文員,發(fā)放試卷。
????啪的一聲,“寡”字第七號房木欄外的桶里,也被扔了一軸紙筒。寧江伸手從欄桿中穿過,把紙筒拿了進來,然后轉(zhuǎn)身,一步一步的回到四方形的矮桌邊,正襟危坐,將里面的兩張試卷倒出。
????第一張試卷上,寫的是十個小題,其中第一道題目,寫的是《春秋》中的一句話“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寧江搖頭……好吧,這又是一個“微言大義”!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這短短的一句話,實際上,說的無非就是春秋時期的魯隱公元年,隱公即位,簡簡單單的“時間”和“事件”。大概就類似于歷史書上的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做了什么一樣。
????但是,在孔子之前,魯國史官所記的原話里,寫的本是“元年春正月,公即位”,后來孔夫子筆削春秋,加了一個“王”字,于是,孔圣人為什么要加這個“王”字?解釋這個問題,就必然要提到《公羊傳》,然后引申出說不定孔夫子自己都沒有想到的各種“大義”。
????十個題目,至少有六個是這樣的“微言大義”,剩下四個,則是故意用來刁難人的、四書五經(jīng)里的怪僻問題。好在,但凡有志于科舉的,對這種題目,早就有所準備,也沒有什么可說的。
????第二張卷子,只有一個題目,是篇史論,說的是“晉獻公殺世子申生”,晉獻公聽信妃子驪姬的讒言,要殺他的兒子申生,公子重耳對申生說你為什么不解釋?申生說,父親寵愛驪姬,沒有驪姬陪伴就不安逸,我要是揭穿了驪姬的陰謀,就會傷到父親的心,是為不孝,于是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