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洛陽城外,賀若莊。
許牧收到了張須陀傳來的最新戰(zhàn)報。
信中詳細講述了昨日一戰(zhàn)的經(jīng)過,老張親率兩百騎,星夜奔赴李密瓦崗軍尾部,偷襲其糧草。
縱火焚燒,李密瓦崗軍后勤部隊雖然有兩千余人,但根本防不住身兩百鐵浮屠軍。
被鐵浮屠軍沖入輜重之中,燒毀糧草若干,焚毀輜重無數(shù)。
隨后李密為保糧草,只得派遣翟讓率七千精騎回援。
而昨夜裴仁基率部趁夜率軍渡河,王世充部正沉浸在擊潰瓦崗軍的喜悅中,并未發(fā)現(xiàn),但也只能宣告失敗。
若強行渡河,屆時首尾難顧,腹背受敵,后果不堪設想。
就這樣,張須陀巧妙化解了這一次的洛口倉危機。
看完戰(zhàn)報后,許牧旋即感慨道:“老張不愧為反賊克星,對戰(zhàn)局的判斷和把握實在是敏銳啊?!?br/> 信中,老張說明了他判斷李密即將發(fā)起進攻的依據(jù)。
共有兩點,其一,李密軍中昨日傍晚炊煙彌漫不絕,遠超于平日,暴露了瓦崗軍的飯食情況。
臨時加餐,必有異常。
其二,瓦崗軍后勤糧草輜重調度頻繁,輸送輜重絡繹不絕。
因為瓦崗軍的后勤部隊距離陽城較近,所以陽城斥候可以很清楚把握他們的動向,臨時調度輜重,反常必有妖。
說實話,僅僅憑借這些蛛絲馬跡,便能做出準確判斷,這種本事并非什么人都能有的。
“老張已經(jīng)是名將了,日后若是給他配備行軍作戰(zhàn)的軍用地圖,軍用望遠鏡,太平刀,燧發(fā)槍,火炮……”
許牧心中默默想著,如果老張配備了這些高科技武器,恐怕同時期的那些名將,都將黯然失色,萬民城統(tǒng)一天下,指日可待。
但目前許牧也只能想想,望遠鏡這些應該不遠了,但燧發(fā)槍和火炮……
哪怕有能夠加速的研究所在,估計還得晚幾年。
……
越王府。
楊侗握著來自陽城的一份軍報,陷入了沉吟之中。
軍報的內容很簡單,和給許牧的內容相差不大,不過是以孫穎的口吻所寫的。
閱畢,楊侗激動不已,緊拉著盧楚的手,興奮不已:“盧師傅,孤果然沒有看錯陽城侯!此次瓦崗賊陰險,趁夜色渡河,好在被陽城侯識破,率軍襲擊瓦崗賊后勤,燒毀糧草輜重無數(shù),圍魏救趙,化解了洛口倉之危??!”
在今晨,王世充便傳回了戰(zhàn)報,講述了昨夜敵軍渡河的事。
“王將軍今晨信中所言,沒想到應驗在了這里,難怪瓦崗賊半渡而撤,原來是陽城侯的功勞。”
盧楚接過信,看完后也是不禁頷首道:“此子頗有才能,深諳兵法,有他鎮(zhèn)守陽城,足以牽制瓦崗軍,令其首尾難顧。”
但看到了信的最后,盧楚還是忍不住蹙眉道:“只是這陽城侯……求功心切,立下戰(zhàn)功,便要求賞賜,實在是……”
楊侗對此卻不以為意:“盧師傅此言差矣,時逢山河動蕩,忠貞義士同樣也是需要獎賞的,此次陽城侯立此軍功,孤必不吝嘉獎。恰好永昌公主將至洛陽,日后這陽城侯,便是孤的姐夫了?!?br/> 盧楚默默點頭,沒再說話。
有功自然是需要賞的,而且結合王將軍傳回的戰(zhàn)報,孫穎并非謊報軍功。
“今日孤高興,盧師傅能否陪孤一起前往仙味居?”
最后,楊侗拉著盧楚前往仙味居,直奔三樓。
上次他沒有品嘗到美酒,這幾日聽說整個洛陽城都在傳仙味居的酒如何烈,足以烈殺猛虎,便一直想要去試試。
這一次,由范逐親自接待,然后幫忙抬著醉醺醺的兩人走出了仙味居,送回了越王府和盧府。
……
洛水之南。
瓦崗軍駐扎之地,帥帳中。
李密正勃然大怒,不斷拍案,下方諸將紛紛跪在地上,低頭不敢言。
“好一個陽城侯!燒我糧草,毀我輜重,阻我渡河,徐世績呢?讓他盯守陽城,便是這樣盯守的嗎?”
李密氣得一口老血噴了出來,雙眸中直欲噴火。
實際上,在裴仁基部受挫于陽城后,又遇暴雨,導致陽城一直沒有攻下。
李密而后調整了戰(zhàn)略方針,命徐世績率領三千精卒盯守陽城,自己則選擇繞過陽城,直接陳兵洛水之南,預備渡河。
原本以為陽城內兵力不足,無法主動出擊,又徐世績三千精卒鎮(zhèn)守,可保萬無一失。
誰曾想……
一陣暴怒之后,李密才平復了一些。
旋即看向了裴仁基。
“德本啊,叔寶所言,真不虛也,此人……半夜偷襲,燒毀糧草輜重,同時阻我渡河,用兵時機之準,可謂名將。本公時常在想,當世之中,自張須陀死后,便再無一名將了,沒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