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秦君嬴駟在大朝會上接受群臣的朝拜,未及發(fā)言,咸陽令王軾就雙手持笏板,跳出來道:“君上,臣有事啟奏!”
“請講。”
“君上,臣以為先君生前用過的車、馬、器皿和他喜愛的妃嬪等應該去殉葬,讓先君在陰間也有人侍候!”
王軾此言一出,頓時在朝堂之上掀起一股軒然大波。
群臣一片嘩然。
老太師甘龍出列道:“君上,老臣以為,咸陽令所言極是。先君在陰間是該有人伺候!人殉自古以來就是有的。天子、諸侯殺殉,多者數(shù)百,少者數(shù)十;將軍、大夫殺殉,多者數(shù)十,少者數(shù)人!我秦國的傳統(tǒng)更是如此。”
“先君生前,雖是仁德,但終因變法之舉,殺戮過甚,恐枉死之人陰魂不散,害了先君。所以,老臣請君上殉甲士八百人,守衛(wèi)先君之靈魂,讓他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
不僅要殉葬妃子,以及一大堆的金銀器物,還要殉甲士?嬴駟心中冷笑,表面上卻不置一言,坐等群臣在下面蹦跶。
王軾與甘龍,一個是變法派,一個是保守派,為何能在孝公人殉的問題上達成共識?
王軾是秦孝公的死忠分子,士為知己者死,他對孝公當年的知遇之恩,感恩戴德,所以根本不顧什么商君之法,根本不顧什么國家大義,還為秦孝公的身后事這般考慮。
而老甘龍呢?
甘龍是一個老狐貍,擅于搞風搞雨的,但總是讓人抓不到他的把柄,故而甘龍能一直穩(wěn)坐釣魚臺,不疾不徐。
槍打出頭鳥的道理,甘龍比誰都懂。
他一定是利用王軾,來向商君之法發(fā)起挑戰(zhàn)的!
人殉,是為古制,是為秦國的祖制。
甘龍一心恢復穆公祖制,就是為老秦的貴族們謀求最大的利益。然而臣強君弱,獻公、孝公兩代先君好不容易為自己博取的基業(yè),嬴駟焉能拱手讓人?
這一刻,嬴駟與衛(wèi)鞅同在!
“君上,老太師、咸陽令所言極是?!鄙洗蠓蚨艙匆嗍翘鰜淼溃骸吧咸煊猩瘢猩系壑渲匀?,支配著日、月、星、辰、風、雷、雨、電,支配著人間的禍福。有時夢見死去的人,就是鬼魂來托夢,人死了,肉體雖然消滅了,但有鬼、有靈魂。靈魂在陰間也要和在陽間一樣,得到與他們活著時相應的待遇,得到安息!”
看到杜摯有模有樣的說出這等刺耳的話,嬴駟淡淡的道:“話雖如此,然則殉葬之人何其無辜?”
聞言,杜摯義正言辭地道:“那是他們的榮幸!君上,昔日穆公之時,三良殉秦,奄息、仲行、針虎三位大才追隨穆公而去,世人為之傳唱,士為知己者死,不外如是?!?br/> “君上,地下苦寒,如果沒有合適的人侍奉左右,會讓靈魂不安。正因為如此,生為穆公看重的三位賢臣,不忍心自己的國君孤獨地長眠地下,寧愿舍棄生命也要加入到殉葬的人群里?。 ?br/> “君上,臣附議!”
“臣附議!……”
朝堂之上,大半的臣子都站到甘龍、杜摯這一邊,請求嬴駟殺士,為秦孝公殉葬。
群臣這般作態(tài),一半是如王軾一樣,感念秦孝公的知遇之恩,不忍其在地下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