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鑒于人才的短缺,田浩痛定思痛,花錢在泰安城修建了一座小樓,取名為英雄樓,專門招待天下的英雄豪杰。只要是自認(rèn)為有能力或者有一技之長的,都可以入住英雄樓。
愿意投靠無憂谷的,田浩舉雙手歡迎。不愿意投靠的,田浩也是好吃好喝好招待。臨走的時候還送上干糧和盤纏,不為別的,只為結(jié)一個善緣。
消息一經(jīng)傳出,從者云集,很多人都慕名而來。一開始田浩還很有耐心地看看對方的各項(xiàng)基本屬性,可看來看去,卻發(fā)現(xiàn)全部都是些不入流的武將,甚至很多人的武力值都趕不上自己。這讓田浩也不禁發(fā)出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感慨。
而查看陌生武將人物屬性面板的能力是有限制的,每天最多只能查看十人。一旦超過這個限制,就會頭昏腦脹,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嚇得田浩只能見好就收。
可這樣一來,是真有能力還是濫竽充數(shù)就無法準(zhǔn)確判斷了,也不能來一個人就問人家的四維是多少,能夠指揮什么樣的兵種,這樣也顯得太沒有禮貌了。
于是田浩就開始找人切磋,自己的武力值才33點(diǎn),如果連自己都打不過,那還算個屁的英雄。
但出乎田浩意料的事情發(fā)生了。一方面,田浩現(xiàn)在的武力值有33點(diǎn),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另一方面,眾人前來都是有心投奔,自然是刻意的容讓,結(jié)果每次切磋都是田浩大獲全勝。
時間長了,田浩也息了比武的心思,就把英雄樓交給昌豨去打理。沒想到昌豨性情沖動暴躁,卻是個海交,英雄樓交給他簡直是如魚得水。不但各處的豪杰投奔者日眾,為無憂谷帶來了許多的情報(bào),還將無憂谷的名字傳遍四面八方,使得無憂谷的名氣越來越響。
雖然很長一段時間田浩沒有再露過面,但正應(yīng)了那句話,哥雖然不在江湖,但江湖中卻有哥的傳說。
沒過多久,昌豨就跑來向田浩報(bào)告,說最近江湖上有人給田浩送了個綽號,叫做:交友賽孟嘗,決策似陳平,打遍泰山無敵手,威震山東半邊天,及時雨田浩田安泰。
聽到昌豨的話,田浩猛地打了個寒顫,這說的是自己嗎?怎么聽起來像是秦瓊+宋江?幸虧自己的說法是父母雙亡光棍一根,否則肯定也要給自己安個‘孝母似專諸’或者‘孝義勇三郎’之類的,古人就好這一口。沒看《三國演義》中提到某某人都會加上一句‘事母至孝’嘛!
甚至就連劉備都混上了這樣一句話。田浩當(dāng)初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非常納悶,劉備在年輕的時候是村里有名的浪蕩子,出了名的打雞、逗狗,好美食,喜華服。就這樣一個人,怎么也說不上是個孝子啊!
哦!又想多了。不過,田浩摸了摸下巴,為嘛是決策似陳平?。棵菜茝埩嫉拿麣獗容^大??!漢初三杰,張良可是頭一位?。£惼蕉几蛇^些什么呢?好象是欺嫂盜金!靠,這幫小子不是拐著彎罵我貪財(cái)好色吧?田浩有些小郁悶。
不提田浩的郁悶,單說周主簿。
自從走馬上任成為泰安縣的縣令以后,周主簿可以說是志得意滿,大慰平生。不過這個周主簿也非常的識趣,知道自己的位置是如何來的,所以對田浩極盡巴結(jié)之能事。早請示、勤匯報(bào),事事都由田浩做主,不敢擅專。使得田浩成為了泰安縣的實(shí)際掌控者。
如果說無憂谷是田浩等人的立足根本,那么泰安縣就成為了田浩等人的勢力范圍以及利益所在地。所以田浩就同臧戒商量了一下,把無憂谷內(nèi)的所有事務(wù)交由臧戒去處理,自己則全心全意地隨著周主簿,學(xué)習(xí)如何處理泰安縣的政務(wù)。
沒有辦法,臧霸等人都是武將,只適合帶兵打仗,自己這個做大哥的只好來學(xué)習(xí)如何治理地方。這樣的話,有文有武,一旦亂世來臨,才能有發(fā)展壯大的機(jī)會。
田浩學(xué)得很認(rèn)真,一邊學(xué)一邊做,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及時向周主簿請教。周主簿本就有心巴結(jié),因此但有所知,無不竭盡全力。有這樣一個官場老油條的指導(dǎo),田浩的進(jìn)步也非常顯著,其聞一知十、舉一反三的能力更是讓周主簿大為震驚,直呼田浩為不世奇才,漸漸生出投靠之心。
其實(shí)這是他太過高估田浩了,田浩的能力并沒有那么強(qiáng)。田浩和他們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出身于一個知識大爆炸的年代。
古人想要獲得知識,其過程可謂是艱難,不說是一字一淚,也相差無幾。一輩子撐死能看上百十本書,就可以稱其為才高八斗,學(xué)富五車。當(dāng)然了,前提是能有那么多的書給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