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徹寒天,冰封千里。
整個世界就像成為了只大冰箱,山都冷得好像是在顫抖,河凍得僵硬,空氣也似乎要凝固起來了。
自從上次田豫說服了柯野歸降,八余將士盡數歸降,加上自己手下還有一千余親衛(wèi)兵,還有田豫的幾百東州縣兵,勉勉強強湊滿了一萬人。
田豫早就有收服柯野他們的準備,所以早早就大量購買厚粗布衣,讓所有將士都穿上了暖和的衣服,這一舉動更是再次讓很多人感動。
不過公孫續(xù)和田豫可不是只要求數量而不要求質量的人,經過長時間的優(yōu)勝淘汰,公孫續(xù)只留下的七千多人。
因為武器上的短缺,公孫續(xù)則是用田豫剩下的錢財和自己所有可以動用的銅錢,在冀州邊界購買了大量的糧食和樸刀。
至于槍劍戟還有馬皮什么的對于現在的公孫續(xù)來說,太過于昂貴了。
他們現在要的不是兵器趁不趁手,而是盡量讓所有人都有兵器使。
至于自己為什么不用公孫瓚的兵器,這不是自己非常高傲要現在就獨立。
而是盧龍塞的大戰(zhàn)即將便要展開,此刻向公孫瓚討要,這是非常不懂事的選擇。
這支七千人的部隊,在公孫續(xù)和眾人的討論下,將那晚的醉言成真,一置定名為“白虎軍”。
該巧不巧的是,那是真的巧。
就在這段時間里,張純引誘遼西烏桓首領丘力居等叛亂,趁嚴寒之際去攻打右北平郡、遼西郡屬國等地。
那公孫瓚也的確是個猛將,親率三千騎兵追討張純等叛賊,迫使屬國烏桓首領貪至王率領眾人歸降公孫瓚。
張純見入寇失敗,見識到了公孫瓚的勇猛,便不打算靠異族,直接推兵置盧龍東南,等待初春便發(fā)起猛攻。
一時間內,公孫瓚的名氣在邊塞疆界算是再次出了名,在馬上聲疾色厲,作戰(zhàn)時像是打自己的仇人似的。
甚至都可以一直打到夜深,烏桓諸部都害怕公孫瓚的勇猛,所以發(fā)誓不敢再來進犯。
因為公孫瓚和他的親衛(wèi)部隊都騎著白馬,所以整個邊疆直至傳入關內,都叫他們?yōu)椤鞍遵R義從”。
而這白虎軍和白馬義從,從名字上公孫續(xù)的確聽著感覺是占了優(yōu)勢。
可是公孫續(xù)自己知道,如果這兩只部隊真要打起來,白虎軍這還沒有訓練的士卒,瞬間就會被打散的。
所以,他要先開始稍微的整頓一下。
不然,他就不是后世的小蝴蝶了!
不過公孫續(xù)壓根沒打算制作怎么馬鞍、馬鐙、馬蹄鐵等騎兵三寶。
一句話實話他會,但一句更實在的話,難道別人就不會?就你自己很聰明嘛?
當然不是!
古戰(zhàn)場最大的殺器,是騎兵。
在騎兵之前是車陣,請注意,車陣只能走直線,最大作用就是沖陣,讓敵人的組織混亂,指揮失靈。
春秋戰(zhàn)國的時候,說某國多少千乘之國、萬乘之國,說的其實就是有多少具車。
而騎兵可不一樣,他極為靈活,馬上之人一旦依靠馬飛奔的慣性而沖殺,就會獲得極為強大的殺傷力。
而如果自己現在將馬鞍、馬鐙、馬蹄鐵等物品制作出來,自己這個資源匱乏的幽州能制作出多少?
這不僅對自己的利益會小,而且只要有樣品,不出半年,整個天下就都會大量的制作。
且不說這些騎兵寶物會把天下的格局打破成什么樣子,就是說它們一旦流入到邊疆異族的馬上部落手上。
此時整個大漢還在戰(zhàn)亂中,那將會是致命的威脅,所以自己才不會那么虎!
所以,在沒有大量的基礎做后盾前,什么火藥、馬中三寶什么的自己都不會做,古人的復制能力超乎想象。
就像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司馬懿就憑借了區(qū)區(qū)幾頭,之后請各類木匠制造,結果僅僅用了幾個月就造出了幾萬頭,這簡直是非常恐怖了。
何必自找麻煩嘛。
所以公孫續(xù)的改造,準備先從軍歌入手,其實也是為了緩解一下自己的神經,不然他都快不知道自己怎樣可以開心了。
他連夜憑記憶手抄了數十份《將軍令》的三序五調,
不過可惡的是,古代是沒有手紙的,所以在竹子上寫字是極為難受的。
其實說是竹子,不如說是木條,畢竟竹子是非常昂貴的,那些世家大族可以玩的起,自己這個窮的家庭,抄個音樂不至于。
公孫續(xù)抄完后。便又讓人發(fā)放至幽州的所有樂坊,讓他們調整修改并再復制出百份。
畢竟自己模仿古人的毛筆字很是別扭,里倒歪斜的,如同鬼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