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上,文武百官都在。
雖然早朝的時間已經(jīng)過去很久,但卻遲遲沒有退朝。
原因無他,因為前方戰(zhàn)報傳來消息,京師最后一道屏障在半天前也已經(jīng)徹底宣告失守。
蠻族大軍接下來,便可以直接抵達京城之外,再無任何阻攔。
早在半個月前,蠻族攻破上谷關(guān)的時候,京城就已經(jīng)人心惶惶,不少達官貴族、有錢富商,都已經(jīng)開始舉家搬遷,朝著南方遷徙。
因為按照這個趨勢,朝廷軍隊大概率是抵擋不住蠻族的鐵騎,京師淪落已成必然。
文武百官之中,也有不少人開始上書建議暫時遷都。
整個偌大的京師,雖然有軍隊、衙門維持秩序,沒有混亂,但是人口卻比平時至少少了三分之一!
這還是因為皇帝沒有走,堅持留守京城的原因。
如果皇帝真的同意遷都了,一走了之,那么偌大的京城,現(xiàn)在可能已經(jīng)空曠了,走的人口至少還要增加一半!
皇帝不走,相當(dāng)于是給眾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很多人都相信,既然皇帝不走,那就是有底氣能夠抵擋住蠻族大軍,要不然京師城破,死無葬身之地的肯定第一個就是皇帝!
但到了今天。
京師最后的一道屏障被攻破,蠻族大軍即將兵臨城下,城內(nèi)的百姓、官員,即便再怎么對皇帝有信心,此刻大部分也都坐不住了。
悲觀絕望的情緒,籠罩在京城上空。
只有少部分知情人,此時才還能保持淡定,不擔(dān)心京城被蠻族攻破。
不對……
知道實情的官員們,也不能說是淡定,心情也照樣很復(fù)雜。
因為他們知道,皇帝的底氣來自于不是朝廷的軍隊、也不是凌云閣的宗師,而是來自于魔教!
魔教弟子都是什么人,這天下幾乎沒有人不清楚。
而大夏王朝卻要依靠魔教來抵抗蠻族,即便這次蠻族大軍退了,大夏王朝保住了,從今以后朝廷的顏面也蕩然無存。
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有一些脊梁比較堅挺的官員,為此提出了抗議,堅決反對朝廷與魔教達成合作,覺得士可殺不可辱,大不了與蠻族轟轟烈烈戰(zhàn)一場,戰(zhàn)死沙場也無所謂。
但是,絕對不可能和魔教同流合污。
然后這些人,都被斬立決了。
其中有文官、有將軍,還有凌云閣供奉團的高手!
殺了一批人后,剩下的人,也就沒有誰再有反對意見了。
即便有,也不敢再光明正大的提出來。
“報!”
一名身穿鎧甲的士兵從外面小跑進來,驚惶地道:“啟稟陛下,蠻族大軍,已經(jīng)抵達城外十里處了!”
“抵達了就抵達了,慌什么慌!”
皇帝夏見深高坐在龍椅上,完全沒有任何的慌亂與不安,倒是顯得鎮(zhèn)定自若。
他環(huán)視了四面一周,緩了緩才說道:“既然蠻夷來了,諸位愛卿就隨同朕一起上城樓,好好看看我大夏的將軍戰(zhàn)士們,是如何打敗蠻族大軍的吧!”
下方不少人聞言心中冷笑不已。
大夏的將軍士兵,能夠打敗蠻族大軍嗎?
靠的,是魔教那位副教主,魔僧王應(yīng)玄吧?
不過心里雖然這么想,當(dāng)皇帝提出要求,眾人還是當(dāng)即彎腰躬身,點頭允諾。
夏見深滿意的笑了笑,而后便大步朝著城門走去。
他就是要讓所有人都看看,魔教副教主到底有多厲害,是如何宛如神話,力挽狂瀾,大挫蠻族威風(fēng)的!
等見識了王應(yīng)玄的恐怖,夏見深相信很多人都會跟他一樣,轉(zhuǎn)變思路。
識時務(wù)者,為俊杰!
和魔教合作又怎么了?
此一時彼一時!
曾經(jīng)的魔教是朝廷的死對頭,現(xiàn)如今魔教就是朝廷的救星!
等王應(yīng)玄大殺四方,將蠻族高層全部斬首,到時候所喲潤都會明白,他夏見深,是大夏歷史多么有遠見之名的英明皇帝!
皇帝大步離去。
太子夏琦鈺緊跟其后,文武百官次之。
于是。
蠻族大軍兵臨城下,雖然很多人人心惶惶,惴惴不安。
但是皇帝卻帶著數(shù)百人的隊伍,從皇宮內(nèi)出發(fā),抵達了城墻上,準備親自監(jiān)戰(zhàn)!
此一舉不管其他如何,有什么用心,但的的確確是極大程度的激奮了人心,讓本來心懷絕望的守城士兵,重新點燃了信心。
當(dāng)皇帝夏見深、太子夏琦鈺率領(lǐng)這文武百官,抵達城墻之上時,一炷香的時間不到,前方就傳來了地動山搖,那是無數(shù)鐵騎奔騰帶來的效果。
震動傳來,很快一道黑壓壓的伏線猶如涌動的潮水,迅速的向城墻逼近,那恐怖的氣勢,讓人不由得想到‘黑云壓城城欲摧’!
蠻族大軍,到了!
看著那密密麻麻、起起伏伏壓近的大軍,即便是九品大宗師也會被氣勢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