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亨成為太子之后,大唐王朝內(nèi)部的關系很是微妙。
????李亨和李林甫之間的矛盾因為太子之位的爭奪而變的不可調(diào)和,所有人都知道,李亨一旦即位,第一件要辦的事情毫無疑問便是將李林甫抄家滅族。因為李林甫一直以來都無數(shù)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支持壽王當太子,即便是在自己當上太子之后,李林甫也沒改變立場。
????所有人也都明白,李林甫并未放棄將自己拉下太子位置奉壽王當太子的努力,李亨真正成為大唐皇帝道路絕非坦途,從此時起,大唐朝廷中將彌漫著各種陰謀詭計的暗戰(zhàn)。
????事實上在李亨成為太子之后,李林甫一黨內(nèi)部也發(fā)生過分歧。李亨被立為太子顯然出乎李林甫的意外,也造成了李黨內(nèi)部短暫的恐慌,李林甫身邊也有人建議應該立刻和李亨修繕關系,以免成為李亨的眼中釘肉中刺。
????然而說這些話的人一無例外都被李林甫嚴厲懲罰,甚至有人被砍了腦袋。在某一日酒后,李林甫對手下的心腹們敞開心扉,分析了為何不能去討好李亨的原因。
????“現(xiàn)在去討好太子,只會淪為笑柄,太子此人氣量狹窄,睚眥必報,即便他愿意同本相修好,那也是表面敷衍,一旦他即皇位,我等死無葬身之地。況且現(xiàn)在去討好太子,你們不覺的遲了么?太子身邊跟隨的那群人去的比我們早,出的力比我們多,還有我們的位置么?你們擔心將來,想自保自身我不怪你們,但你們不能勸我去這么做,這不是幫老夫,是在害老夫。”
????李林甫這番話的態(tài)度已經(jīng)很明確了,話意之中也指明了行動的方向,那就是在李亨即位之前,必須要將他拉下皇位,這是能夠保存自身的前提,其他任何的妄想都是不可能的。
????宣昭之后,李林甫表現(xiàn)的很淡定,表面上自然是表示道賀,暗地里卻下達了對太子的嚴密監(jiān)視的命令,從而加緊尋找將李亨拉下太子寶座的機會。對李林甫而言這樣的機會其實并不難找,時間還很充裕,而且圣上的心思也很令人玩味。李林甫很清楚如何讓圣上保持中立,他理解龍體依舊康健,對皇位眷戀不舍的圣上心中是什么樣的想法,他只需找到機會,利用皇上心中的想法讓他感覺到李亨對皇位的威脅便成。
????李林甫和李亨之間表面平靜,但事實上雙方各自盯住對方,一方在尋找破綻,另一方則千方百計的避免被抓住破綻。相比較而言,坐上太子之位的李亨看似尊貴,但其實處于絕對劣勢。
????在即位之前尚不知有多少年要等待,而在這段時間如何坐穩(wěn)太子之位,保全太子之位,這才是李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李亨深知處境不容樂觀,于是和手下的謀士智囊團們經(jīng)過慎重的商議,決定放棄正面對抗的可能。一方面通過秘密組織羅衣門全面?zhèn)刹檎车囊慌e一動,提前做好預警。另一方面,太子李亨秘密的發(fā)展自己在朝中的嫡系力量,通過曲線迂回的手段在長安城中的朝臣中發(fā)展自己的力量,將重心用到網(wǎng)羅京領兵的節(jié)度使身上。這樣即可避免引發(fā)正面的沖突,又可在事態(tài)不可收拾的時候有強大的兵馬作為堅強后盾,可以作為最后憑借的手段。
????在這兩點策略的指導下,李亨發(fā)展壯大了特務組織羅衣門,通過各種手段巧妙在各個認為必要的地方安插眼線,搜集大量的情報。在朝內(nèi),太子妃韋氏的兄長韋堅一路高升,終于于天寶三年九月進長安當上了刑部尚書,加上韋堅和左相李適之之間關系甚好,這樣一來曲線迂回發(fā)展力量的策略也告成功。更讓李亨高興的是,身兼隴右河西兩大節(jié)度使之職的皇甫惟明也明確的表示誓死捍衛(wèi)他的皇太子地位,任憑他調(diào)遣指派。
????在天寶五年正月之前,李亨過了一段很是舒心的日子,他感受到了羽翼逐漸豐滿帶來的安全感,這種感覺實在是美妙的很。
????然而,新年剛過,確切的說,上元節(jié)過后,李亨陷入了極大的恐懼之中,那是因為正月十七上午,一封從羅衣門送來的遲來的情報讓李亨如坐針氈。
????那是自己費盡心力安插在李林甫府中的密探李十二娘送來的情報,這份情報將圍繞在李亨周圍的安全感擊的粉碎,李亨一下子感覺到了自己其實已經(jīng)暴露在刀劍之中,隨時有可能粉身碎骨的恐懼。
????“太子殿下,上元夜太子密會韋尚書,韋尚書密會皇甫惟明之事已經(jīng)敗露,李林甫召集手下商議以此為由構(gòu)陷韋尚書皇甫惟明,進而牽扯太子殿下之謀。太子殿下宜早防之。另:屬下不慎為丞相府護衛(wèi)察覺,拼死逃出,身中毒箭,匿于永安坊,故情報耽擱兩日,罪該萬死。傷愈即見殿下,當面乞罰。”
????這是李十二娘通過羅衣門送來的情報的原文,送來的當日已經(jīng)是正月十七,請報上所說的正是自己上元夜的行蹤。當晚秘密出行觀燈,在街市上和妻兄刑部尚書韋堅相見,之后命韋堅去崇仁坊景龍道觀和回京過節(jié)的皇甫惟明會面,傳達自己對皇甫惟明的問候,并商討一些事務?,F(xiàn)在看來,這一切都被李林甫的眼線查勘的一清二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