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遇吉正忐忑不安地想著時,崇禎皇帝已經(jīng)回過神來了。
就見他表情嚴肅,盯著周遇吉問道:“這錢砸下去,真能造就一支強軍?”
聽到這話,周遇吉心中有點沒底了,捉摸不透皇帝的意思,便連忙回答道:“末將以為,無須學戚大帥當年一模一樣獎罰,斬首一級,給個四兩銀子都是可以的。最主要的是,軍械精良,特別是火槍,保證精良的話,定然能擴編強軍出來!”
“哦?”崇禎皇帝一聽,不由得臉上的嚴肅表情都松了下,實在是四十兩的壓力太大了。
此時,就聽他立刻追問道,“朕聽說建虜騎射厲害,難不成精良的火器能對付建虜?”
一聽這話,周遇吉便立刻嚴肅地回奏道:“火器練兵之法,是以八十步立五尺高、二尺闊木牌,三發(fā)一中,十發(fā)七中為精?!p罰,鳥銃三彈中一者,平;中二者,賞銀一分;中三者,超賞五分。一次不中者,打三棍;二次不中者,打六棍;三次不中者,打九棍;五次不中者,打四十棍,革退?!?br/> 說到這里,他想了下,考慮到崇禎皇帝的知兵水平,就補充說道:“這等練兵之法,乃是戚大帥首創(chuàng),記錄在《紀效新書》卷六中?!?br/> 說完之后,周遇吉看到崇禎皇帝臉上有疑惑之色,便知道他大概是聽不明白,就只好用更直白地話解釋道:“軍中所用鳥銃,平日訓練試射,使用八十步遠,五尺高、二尺闊木牌。此即人形靶大小,三發(fā)一中是標準,三發(fā)中二或十發(fā)七中則是精,百發(fā)百中是特優(yōu)?!?br/> 崇禎皇帝聽得有點驚喜,便問道:“真有如此之遠?”
“末將軍中,都沒有精良鳥銃!”周遇吉回答之后,看到崇禎皇帝略微露出了一絲失望,便連忙接著說道,“但戚大帥的《紀效新書》卷五.練營陣第五(場操)有言,賊至一百步內(nèi),掌天鵝聲喇叭一遍,外圍步戰(zhàn)之兵,第一層槍銃手,舉放一次。由此可見,精良鳥銃的起始射擊距離便是一百步了?!?br/> 崇禎皇帝一聽,連忙追問道:“那弓箭的射程呢?”
一直以來,他都沒有關心過具體的這些武事,此時聽來,倒也聽得津津有味。
特別是此時的他發(fā)現(xiàn),好像他其實在家里藏了寶貝,以前的他沒發(fā)現(xiàn)而已。
“回陛下,弓箭有效射程,一般都只有六七十步而已,要比精良的鳥銃射程短多了!”周遇吉說到這里,為了證明自己沒有說謊,就又引用了戚繼光的做法道,“《紀效新書》卷六.比弩,以六十步為矢,把高五尺,闊一尺五寸,三箭中二枝為善射。”
崇禎皇帝聽得滿心歡喜,威力這么大的話,雖然比不上后世的那些火器,但至少可以打厲害的建虜了吧?
一想到這,他的疑惑就又上來了,連忙又問周遇吉道:“既然如此,為何朝廷官軍老是被建虜打敗,甚至野戰(zhàn)未曾有一勝呢?”
周遇吉一聽,沒有任何猶豫,立刻就回答道:“陛下,戚大帥早有言在前,曰鳥銃固優(yōu)于矢,但銃精則勝于用矢。銃具不如矢,習之不精,反不如矢,而讓敵以長技矣。末將以為,此乃真相也!”
問題的關鍵,最終又到了軍械精良與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