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頓成了匈奴王后,并沒有立刻朝龍國發(fā)起進攻。
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現(xiàn)在朝龍國發(fā)起進攻,那匈奴亡國的時候,也差不多到了。
先前右賢王兩戰(zhàn)兩敗,匈奴已經(jīng)損失兩萬多騎兵精銳,這次他上位清理門戶,又消耗近兩萬多精銳。
可以說這半年時間,匈奴已經(jīng)損失近五萬精銳騎兵,這幾乎是匈奴平時近半的精銳戰(zhàn)力。
而且他剛剛上位,現(xiàn)在根基不穩(wěn),雖然表面上匈奴內部已經(jīng)平靜,但是內部肯定還有不少人不滿。
現(xiàn)在的匈奴,危機四伏,必須以穩(wěn)為主,可冒頓想法很好,他不去惦記別人,別人依舊會惦記他。
韓春明現(xiàn)在忙著在搞西域大開發(fā),可沒心思惦記匈奴。
現(xiàn)在惦記匈奴的,是北方三巨頭之一的東胡人。
現(xiàn)在東胡現(xiàn)在正是鼎盛時期,和匈奴,月氏,是北方最強大的三個族群,都是百萬級以上人口,各自兵力都超過十萬。
原先三個族群三族鼎立,可現(xiàn)在匈奴內部突然大亂,勢力大減,東胡人自然起了心思。
不過兩國之所以這么多年沒打起來,是因為在老單于在世的時候,兩國就簽署了一份合約。
這份合約中,東胡和匈奴兩國邊界,各自讓出千里的土地,湊出一條上千公里的邊界線。
在這上千公里的邊界線上,雙方都不準讓民眾前往居住。
正是因為這樣,雙方這些年,都沒有直接來往,邊境還隔著上千公里,加上還是荒無人煙的荒漠,所以兩個國家才和平共處這么多年。
而現(xiàn)在,匈奴人勢力大為受損,東胡人自然起了小心思。
不過東胡也不敢大張旗鼓向匈奴發(fā)起進攻,他們也得防止其他敵人。
而且匈奴人自古以來便是馬背上的民族,人人都善騎射。
雖然失去五萬精銳,但是要想擴充軍隊,分分鐘鐘可以再一次擴軍數(shù)十萬。
東胡王庭便第一時間派出使者,想試探一下,這位新上位的單于到底是啥貨色,也好試一下他的態(tài)度,順便查探一下匈奴內部現(xiàn)在到底啥情況。
冒頓得知東胡派來使者,頓時便猜測出東胡派人來的目的。
果然,東胡使者上百人的使團一到匈奴的單于庭,便看到到處都是破破爛爛燒毀的房屋,就連單于王庭內部,大量房屋燒毀的痕跡依舊存在,顯然這次匈奴內部大亂,損失不少。
冒頓沉著臉接待了一行人,東胡使團態(tài)度很囂張,他們知道匈奴人現(xiàn)在正是一個軟柿子,必須捏捏。
東胡使者毫不客氣表示,東胡對匈奴這次內亂很是關切,也對冒頓這種弒父行為表示譴責。
同時表示,東胡對現(xiàn)在的國土邊境劃分很不滿意,要求匈奴重新劃分邊境。
冒頓越聽,心中的憤怒越高漲,可他很清楚,現(xiàn)在的匈奴不是東胡對手,但是要自己讓出國土,這是他的底線,是絕對不能答應的。
冒頓之所以能成為一代梟雄,那自然也有梟雄的性格。
該出手時就敢出手,該裝孫子的時候,會裝孫子。
于是冒頓隨即變了一臉討好模樣,帶著祈求地神情朝東胡使團說道。
“各位遠道而來的貴客,國土乃是匈奴的根本,我們之前兩國早已經(jīng)簽訂合約,現(xiàn)在要重新劃分國土,冒頓萬萬不敢答應!”
冒頓話語中雖然帶著謙卑,但是在談論國土的時候,卻態(tài)度很堅決。
冒頓的態(tài)度讓使團眾人齊齊相視一眼,眾人正想借這個借口,開口斥責冒頓,可冒頓突然繼續(xù)朝他們說道。
“各位貴客,國土問題,我們不談,但是各位遠道而來,我們匈奴也不能讓貴客空手而歸,這樣吧,本單于愿意贈送東胡五百金,上等良馬一百匹,精壯奴隸五十人,在下認為如何?”
使者一聽冒頓這態(tài)度,頓時心里便有了底,顯然冒頓在示好。
不過這群使者怎么可能輕易放過冒頓,一個使者站起身,趾高氣昂地喝道。
“這點誠意就想打發(fā)我們?當我們是叫花子嗎?我聽說匈奴頭曼有一匹千里馬,我們大王一直羨慕得很,不知道能否把那匹千里馬,贈與我們大王?”
冒頓聽到這名使者的話,嘴角抽了抽,強忍心中的怒火,匈奴的確每一屆單于都擁有一匹千里神馬,也是匈奴最好的馬,這代表權勢和威望。
他父親頭曼單于那匹千里馬,現(xiàn)在自然也成了他的千里馬了,他還沒騎熱乎,東胡便想要走,簡直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呀!
冒頓咬了咬牙,隨即便露出一副肉疼的表情,點了點頭,隨即回道。
“既然東胡王喜歡我們匈奴的千里馬,那我便忍痛割愛,把千里馬贈與東胡王吧!”
眾使者見冒頓竟然連這個都忍下來,頓時各自嘴角,都露出得意的笑容。
匈奴單于的千里馬代表匈奴的面子,而現(xiàn)在自己狠狠在打匈奴的臉,可對方還得伸過來給自己打,的確過癮!
接下來,雙方又進行了一番討價還價,終于達成共識,在原先的禮物上,又增加了幾乎一倍的禮物。
東胡使者們這才心滿意足地答應,帶著牛羊馬兒,還有兩百奴隸,和一匹皮毛光滑透亮的千里馬返回東胡。
這次他們來的任務便是探探匈奴的底細,還有冒頓的態(tài)度。
而現(xiàn)在收獲滿滿,冒頓的態(tài)度雖然還未松口答應割讓國土,但是那也是遲早的事。
等下次再來匈奴,再要求他們提供數(shù)倍的禮物,遲早冒頓忍受不了,會選擇割讓國土。
東胡使團帶著收獲滿滿的大批禮物,大搖大擺在單于庭招搖過市,讓匈奴王室顏面掃地。
也把匈奴人的自尊心按在地上摩擦,無數(shù)匈奴人捏緊拳頭,眼中含淚,看著自己的國寶千里馬被東胡人騎走。
待東胡使團離開后,冒頓面色陰沉如水,黑著一張臉,整個人仿佛在爆發(fā)的邊緣,他獨自坐在自己大帳中,呆了一夜。
一夜過后,冒頓神態(tài)煥然一新,他隨即便前往軍營,開始親自帶領士兵操練,同時召集匈奴各大部落,宣布各種政策。
這些政策大多都是好消息,冒頓愿意放棄大部分匈奴王室利益,比如在稅收,還有各部落平時上供的金錢之類的,冒頓選擇大幅度減少。
但是他的要求也很簡單,他要每個部落給他提供馬匹和騎兵,按照部落大小進行提供,他要重新整合軍隊,組建屬于自己的軍隊。
匈奴是采取分封制,就是把國內領土劃分為一塊塊,其中匈奴王單于,占領最大的一塊地盤,而其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之類的,各有各的地盤。
他們每年要向單于上供一些牛羊,還有各地的商業(yè)稅收,也得上繳一部分,雖然不多,但是每年也得意思意思。
而現(xiàn)在,冒頓愿意大幅度減少,對于各大部落來說,是大好事。
以往如果匈奴要對其他國家進行征伐,必須提前向各大部落下達命令,待各大部落集齊人馬后,才能開始進攻,往往進行一場戰(zhàn)役,要數(shù)月時間準備。
而且打完仗,還得論功行賞,往往征伐一次的大部分利益,都被各大部落瓜分,不分還不行。
因為匈奴人的規(guī)矩,便是誰打下的地盤,勝利果實便屬于誰,上面的財富,大部分都被各大部落瓜分。
也正是能搶掠財富,那些部落才會遵守匈奴的規(guī)矩,一旦匈奴單于發(fā)起召集令,各大部落必須遵守。
有了利益,大伙才會出兵跟你去打仗,不然誰給你去賣命?
打完仗后,那些各大部落的軍隊,都會重新回到各自部落,并不直接聽命于單于。
匈奴與其說是一個國家,倒不如說是一個一個部落組成的部落聯(lián)盟,而匈奴王單于的部落,便是最大的一個。
冒頓現(xiàn)在的部落人數(shù)有二十余萬,騎兵兩萬余人,因為內亂的原因,也消耗不少精銳老兵,現(xiàn)在這兩萬騎兵中,便有一萬余人新兵蛋子。
兩萬騎兵,在冒頓看來,遠遠不夠,一旦他要發(fā)起對其他國家的突襲,必定有一支徹底忠于自己的部隊。
而且這支軍隊,要能快速集結出擊,而不是從前那般等待幾個月,從各部落召集。
這次東胡使團帶給冒頓的恥辱,是巨大的,他已經(jīng)下定決心,下一個目標,便要干掉東胡王室,徹底吞并東胡。
只要把東胡整合進自己的地盤,讓自己的部落徹底在匈奴一家獨大,那往后,自己就能左右匈奴的局勢。
一旦征服東胡,那往后便可以向月氏發(fā)起進攻,征服月氏后,便可以對那個突然崛起的龍國發(fā)起進攻,最后才是大秦。
冒頓現(xiàn)在心里,已經(jīng)有了一個清晰的目標,他要統(tǒng)一西域,統(tǒng)一北方草原,建立一個前無古人的匈奴帝國。
冒頓的野心不少,而韓春明野心更大,他要建立一個后無來者的絕世帝國,讓這個世界,變成自己的后花園,而現(xiàn)在,他也在努力。
半年時間,連續(xù)征伐十一個西域小國,雖然這些國家都是幾萬人,甚至數(shù)千人的小國,但是積少成多,如今龍國的地圖已經(jīng)比半年前,擴大三倍了。
現(xiàn)在所有的西域小國,都在龍國鐵騎下,瑟瑟發(fā)抖,好些小國已經(jīng)派出使者,前往龍國首都表示自己愿意臣服,愿意每年上供,只求龍國放他們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