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兩聲槍響,兩個鬼子應聲而倒,沈宸出現(xiàn)在趙有才身后,手槍向最后一個鬼子指去。
王八盒子其實就是“十四年”式手槍,是日本軍隊配發(fā)的制式武器。
當時日本侵華的關東軍不適應東北嚴寒的氣候,所以,日本軍事生產(chǎn)部門在原來“十四年”式的基礎上,作了兩次改進:一是擴大扳機護圍,使關東軍戴上棉手套也可以將手指伸入扳機護圍;二是手槍座上增加一個用鋼皮做的彈簧卡住,以防止彈夾掉下來。
盡管王八盒子有擊針易斷(1932年,南部武器公司重新改進設計的擊針才全部取代了早期的擊針,部分解決了此問題)、彈匣易落、射程近等缺點,但也并不象普通人所認為的那樣是什么“最垃圾的手槍”呀,“最丑陋的手槍”,“連自殺都打不死人的手槍”。
特別是在近距離的肉搏戰(zhàn)中,王八盒子其實是一款很實用的武器。因為它的重心基本處于掌心的位置,非常的穩(wěn)定,利于迅速改變槍口的指向。
簡單地說,該槍的反應速度很快,指向性好,射擊時可以直接用槍口指向敵人概略瞄準后迅速射擊。這種設計對于近戰(zhàn)中使用的手槍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該槍近距離的殺傷力很強。這主要是源自于該槍使用的南部式9毫米手槍彈。該手槍彈在近距離內(nèi)有著相當?shù)臍。子彈射中身體會產(chǎn)生類似達姆彈一樣的變形和翻轉,造成人體的嚴重傷害。
啪!最后一個鬼子晃了一下身體,惡狠狠且不甘心地瞪著沈宸,倒了下去。
趙有才大口喘著粗氣,拼力挺起刺刀,咬牙走了幾步,把沈宸擋在身后。
啪,啪,啪!沈宸用王八盒子向近距離的鬼子接連射擊,十幾、二十幾米的距離,指哪打哪!
八發(fā)八中,立刻使這一小范圍的戰(zhàn)斗發(fā)生了逆轉,解脫出來的國*軍士兵在趙有才的率領下,稍作整頓,又喊殺著向另外的戰(zhàn)斗區(qū)域沖去。
沈宸按下彈匣扣,彈匣向下脫出,即被彈匣防落簧阻止,不再繼續(xù)向外脫出。這也是王八盒子的缺點之一,不能單手退出彈匣,必須用另一只手幫忙,將彈匣拔出。
換上備用彈匣,沈宸也沖了上去。不過,她并不混在人群中間,而是在拼殺的人群邊上晃來溜去,象個偷雞的小賊?礈柿耍志褪且粯,槍響必然撂倒一個。
咔的一聲,槍機后退并停在后方位置。這是一個假的“空倉掛機”,充其量只起到了一個提示作用,告訴射手“該換彈匣了”。
沈宸已經(jīng)打光了兩個彈匣,十六發(fā)子彈,手中的王八盒子成了一塊廢鐵。更倒霉的是一個鬼子發(fā)現(xiàn)了她這個可惡的偷襲者,甩開對手,追了上來。
這下可有些麻煩了。沈宸自知技巧雖有,卻無法利用現(xiàn)在的身體施展出來,力量更是不如。所以,她連連后退,躲閃著,不料腳下一絆,一屁股坐在后面的瓦礫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