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zhàn)的東線戰(zhàn)役中,“莫諾托夫雞尾酒”的使用達到頂峰,它是最便宜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對坦克的效能超過集束手榴彈,只要將它投入坦克脆弱的發(fā)動機排氣口里,這些不可一世的鋼鐵巨獸就會起火趴窩了。
最重要的是,由于莫洛托夫雞尾酒制作容易,使它幾乎已成為二戰(zhàn)時蘇聯(lián)反坦克兵、游擊隊及街頭暴動的“標準裝備”。實在是居家旅行……嗯,??!
當然,莫洛托夫雞尾酒在運用上是危險的,跟坦克距離很近,具有冒險性。但比人肉炸彈,還是具有其先進性和有效性的。畢竟東西輕,可以投擲,不是非得靠近坦克,生存的機會也要大很多。
特別是在街巷戰(zhàn)中,殘垣斷壁、破房、窗口等掩蔽處非常多,坦克則不象在野地里那般視野開闊、駛向靈活,投擲酒瓶炸彈的機會肯定要比人背著炸彈靠近坦克大得多。
而很多時候,并不是科學技術的局限,反倒是思維的制約,使某種或某些新事物不能被發(fā)明,不能被發(fā)現(xiàn)。
田團長對燃燒瓶的作用持懷疑態(tài)度,但還是派出一個班去附近搜集煤油、汽油和空酒瓶,反正也不是很費事,姑且試之吧!畢竟,按照現(xiàn)在的辦法打坦克,犧牲太大,有時候需要幾個人,甚至十幾個人前仆后繼。
不過,對沈宸所建議的另兩種方法,田團長倒是頗感興趣,趕忙命令士兵們去準備。一個辦法是預埋集束手榴彈,用長繩拉弦控制,當作反坦克地雷使用;另一個辦法是制造煙霧,擾亂日軍視線,盡量分隔日軍步兵與坦克的聯(lián)系,方便反坦克手襲擊。
沒有平射炮,沒有槍榴彈,沒有反坦克地雷,沒有煙幕彈……就是這樣的裝備,國*軍在淞滬會戰(zhàn)時不可謂不英勇,官兵不可謂不拼命。但血肉之軀和英勇精神在與科技和鋼鐵的較量中,英勇同時又相當絕望的戰(zhàn)爭場面層出不窮,但最后的結局似乎已經注定。
海、陸、空立體進攻,步、坦、炮協(xié)同配合,這對國*軍官兵,甚至是大多數(shù)高級將領來說,都是新鮮而震撼的。他們在戰(zhàn)爭中學到了經驗,得到了教訓,而這學費便是成千上萬官兵的生命。如果說“一將功成萬骨枯”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的話,那學費也太昂貴了。
繁密的槍聲夾雜著劇烈的爆炸,翻卷的火舌交織著升騰的煙柱,滿目是烈火、濃煙、塵土,四處是槍聲、炮聲、殺聲,漫漫煙塵糾結成了一面大網,覆壓在戰(zhàn)場上空,陰沉沉的一片混沌。
剛剛經歷了飛機和火炮轟炸,日本鬼子又開始進攻了。這次進攻比前幾次更兇猛,光坦克就出動了六輛,擺成兩個品字形,掩護著后面的步兵,氣勢洶洶地向國*軍陣地壓過來。
裝甲鋼板!機槍小炮!使地面震顫的軋軋作響的履帶!怪獸吼叫著,帶著身后一群小妖,在煙霧中更顯猙獰。
“啪勾!”沈宸開始射擊,距離還很遠,但也只有她能擊中坦克后跳躍嚎叫的小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