罌粟接過竹籃,道了一聲謝,“我跟虎子就倆人,也吃不多,隨便弄弄就夠吃了,就不往你們那跑了!你們以后也別往這給送了,太麻煩?!?br/> 她將籃子里面的窩頭和咸菜端了出來,又從鍋里盛出三碗乳白色的魚湯,放在臨時(shí)用木板支起來的桌子上,笑著對(duì)李氏和劉春草道:“你們也嘗嘗我做的魚湯?!?br/> 聞著誘人的香味,李氏和劉春草雖然好奇罌粟是怎么做的,不過還是客套了兩句。
大壯是個(gè)孩子,就沒那么多的客套,罌粟話音一落,他就趴在桌子上,美滋滋的刺溜了一口魚湯,還未完全咽下去就喊道:“娘,奶奶,你們快嘗嘗,好好喝啊!”
小包子十分貼心的將兩碗湯分別送到了李氏和劉春草的手上,“奶奶,大娘,趕緊嘗嘗,我娘煮的魚湯可好喝了呢!”一臉自豪的樣子,仿佛那魚湯是他做的一般。
看著自個(gè)兒子那驕傲的小模樣,罌粟忍不住勾唇一笑,拿起一塊窩頭,吃了起來。
李氏和劉春草手里的兩碗魚湯很快就見了底,李氏用手抹了抹嘴,“這魚湯真好喝,一點(diǎn)都不腥,翠花的手藝還真是不錯(cuò)!”
劉春草也一臉贊同,柳眉彎了彎,一雙大眼里劃過精光,臉上堆著笑意,“翠花,這魚湯你是咋做的?清淡又鮮美,我每回做出來的都很腥氣,咱娘和大郎都不喜歡喝!”
這明顯親昵的語氣,以及一個(gè)‘咱’字,無形中拉近了關(guān)系,罌粟笑著應(yīng)道:“等有空我教給你怎么做?!?br/> 劉春草笑瞇瞇的道:“那咱們可說好了!”
吃完飯,罌粟將碗筷洗刷干凈,幾個(gè)人就一塊上山了,小包子依舊背著他自個(gè)的小背簍,本來罌粟是不愿兩個(gè)小孩子上山的,不過兩個(gè)孩子非要鬧著去,李氏也說那山里紅樹在山腳不遠(yuǎn),沒有什么危險(xiǎn)。
因?yàn)闊o人采摘,地上落了一層山楂果,雖然沒有現(xiàn)摘的新鮮,但是用來做果脯還是可以的,秉承勤儉的原則,罌粟將地上沒人要的山楂也都撿進(jìn)了簍子里。
樹枝上紅艷艷的,一顆挨著一顆,密密麻麻,不大一會(huì),她們四人就將帶來的背簍填滿了,這還僅僅只摘了兩棵樹,照李氏說的,這山里至少還有十幾顆山楂樹,這段日子,她可有的忙了。
幾人背著山楂往山下走去,一路上李氏和劉春草都在不停的詢問山楂糕和腌制果脯的方法,罌粟本就沒想藏私,便細(xì)細(xì)跟二人說了做法。
回去之后,三人一合計(jì),現(xiàn)在做不了冰糖葫蘆,那就干脆將所有的果子全都腌制成好存放的果脯,等過些日子天冷了,賣給富貴人家的姐兒當(dāng)零嘴兒。
說干就干,三人立即行動(dòng)起來,因?yàn)槊┎菸菽沁呉呀?jīng)破的不成樣子,也沒有工具,有什么大動(dòng)作也很快就會(huì)被村子里的人給知道,這賺錢的東西自然是要好好保密。
于是李氏家里便成了制作果脯的地點(diǎn)。
三人分工,一人專門清洗山楂,一人專門將山楂去核,一人將山楂泡進(jìn)鹽水里,小包子和大壯就在一旁玩耍,四人熱熱鬧鬧的忙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