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死局不死
第二天清晨,伯焉一臉笑意,竟然與蓮花公主同時來到時王禪的小屋。
王禪剛剛禪定完畢,伸了個懶腰,只覺得腹內(nèi)空空,有些饑餓難耐。
頭天酒喝得多了,縱然你是武技高強(qiáng),道法高深,還是得道高人,第二天都會如此。
王禪第一次喝醉所以沒有經(jīng)驗,此時他見到伯焉與蓮花公主,親切了許多。
伯焉一進(jìn)門依然還是叫嚷著:“鬼面娃,看來你酒量還是太差,就那幾樽就喝得不醒人事,實(shí)在讓我小瞧了你。”
”是呀,小子年少不知酒后愁,那里比得上伯焉公子如此灑脫,時常流連于宴席之中,酒色之地,身經(jīng)百戰(zhàn),千杯不醉?!?br/>
王禪當(dāng)著蓮花公主的面,如此表揚(yáng)伯焉,心里也是打著鬼主意,想試探一下兩人的關(guān)系。
”鬼面娃,你可不能亂說話,我昨天可是一直陪著蓮花公主,當(dāng)蓮花公主的馬夫來。
而且過往那些事,是因為我沒有遇上公主,若是早遇上公主,誰還有心思去赴那些酒宴。
今天的我,已不再是昨天的我,鬼面娃,你可不能小看了。“
伯焉說完,十分得意,而且也一臉正色。
蓮花公主則十分欣賞的看著伯焉,也不被王禪所揭伯焉的老底而生氣,反而對伯焉的真誠十分肯定。
伯焉邊說邊用鼻子在屋里嗅著,可屋里酒氣已消,只有一股淡淡的擅香之味。
而蓮花公主則看了看王禪,已換了一身干凈的衣服,卻也十分素雅。
而且頭上也不包扎青布了,露出額頭之上的鬼宿之相。
后面的侍女已經(jīng)送進(jìn)幾盤早點(diǎn),而且還自帶了清茶。
“伯副使,你那狗鼻子可聞不出我這屋里的書香味來?!?br/>
”我到不想聞你什么書香味兒,我伯焉胸?zé)o點(diǎn)墨,比不少你鬼面娃學(xué)富五車,為什么不見蝶兒?“
原來伯焉也是以己度人,讓王禪一聽也是苦笑不得,搖了搖頭道:”蝶兒昨夜就去見她師傅去了,雖然她扶我回來,我可沒有你想像的那般無用,至少還是一個人睡覺。“
王禪說完,自個兒坐下,看著蓮花公主,面帶桃花,略有羞澀,卻是含而不語。
”你看我做什么,難道你不認(rèn)識我,還是我臉上有什么不妥嗎?“
蓮花公主說完,看了看伯焉,伯焉也盯著蓮花公主在看。
”沒什么,只是覺得蓮花公主比昨天更艷麗了,讓小子有些失落,如此一朵鮮花插在狗屎上,實(shí)在可惜。“
王禪邊說邊自嘆自憐,似乎真的有些后悔一樣。
伯焉一聽可就急了。
”鬼面娃,你剛才說什么,我可是堂堂吳國俊俏公子,什么狗不狗屎的。“
伯焉說完,蓮花瞪了他一眼,讓伯焉不敢再往下說。
王禪只是悠悠一笑,心里明白,看著蓮花公主問道:“公主,這么一大早就奔我這來,難道是有事求我?”
王禪看了看桌上的早點(diǎn),也不客氣,自己倒了一杯茶。
“鬼面娃,你算無遺漏,既然已經(jīng)知道,難道還算不準(zhǔn)我為何求你嗎?”
蓮花公主畢竟還是要比伯焉直爽,既然有求于人,那么就沒有必要矜持什么。
“鬼面娃,我們可不是求你,只是你既然算到我有此一緣,而且也讓我與蓮花相遇,成就姻緣。
正所謂‘君子成為之美’,做人總該成全到底,這也是你的責(zé)任?!?br/>
伯焉此時也坐了下來,而那些紅衣侍女都已十分實(shí)數(shù)的紛紛離開,不敢呆在屋外,知道蓮花公主與王禪有重要事商議。
王禪再看兩人,到是十分般配,心里也有些欣慰。
蓮花公主已換過一身黃色袍裙,不再是大紅披風(fēng),水秀長發(fā),于側(cè)面挽了個發(fā)髻,顯得十分端莊。
臉上布著紅韻,帶著嬌羞,眉宇間風(fēng)情種種,似乎一夜之間,已成熟悉許多。
而伯焉雖然依舊嘻笑無常,臉上卻多了一份自信,還有隱約可見一股成熟與穩(wěn)重。
舉手投足之間,到是不失大家公子風(fēng)范,不急不燥,而且臉上充滿熱情,興趣十足。
臉上總是透著歡笑,對將來之事,看不出一絲憂慮。
此時都看著王禪,到讓王禪心生羨慕。
“既然水已到,想來渠自然會成。
你們的擔(dān)憂與所求,其實(shí)也是我所憂慮的,只是你們的事到不難。
只是此事還要待我再思慮思慮,力求不傷和氣,一切都不可著急。
還有伯副使,這幾日你最好離蓮花公主遠(yuǎn)些,不要過于注目,讓人徒生妒意,免得招來禍?zhǔn)??!?br/>
王禪也是先警告伯焉與蓮花公主,讓事態(tài)在可控之中。
他雖然年幼,可于人事也已熟知,此時蓮花公主與伯焉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昭然若揭,但還不是讓別人知道的時候。
伯焉與蓮花公主一聽,臉色也是大變,他們以為若是讓別人知道了,反而可以讓其它有心之人放棄。
可卻從來也不會想到人心之惡,對于得不到的東西,寧可毀了,也不會想讓別人得到。
這就是人性之惡,成為之美只是一種說辭,拆人姻緣才是讓人最興奮的。
“禪先生,難道伯焉不能與我親近一些嗎?
我與伯焉也算情投意和,我向來做事不會藏頭露尾,為何要故意遠(yuǎn)離?”
蓮花公主心有疑惑,還是十分真誠的問著王禪,此時的稱呼也聽得出,蓮花公主對王禪的信任。
“不能,此時列國公子都在越都,而公主你就是此時越都最受人關(guān)注的人,伯焉也只是其中一人。
伯焉雖然也是吳國太宰公子,身份顯貴,可對于那些志在必得這人眼中,會成一個障礙,也就是眼中盯。
這些公子,很多都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不像伯焉如此單純,所以不能引人注意,還需低調(diào)行事。
盡管伯焉也有自保之力,但防人之心不可無,我知道公主秉性純良,而伯焉也了無心機(jī)。
但君子不可以面觀之,君子坦蕩蕩,而小人常淇淇。
況且若是此時就讓你的王兄知道你的選擇,這樣就等于破壞了他利用你結(jié)交列國的目的,雖然伯焉也是吳國副使,太宰之子,但你王兄野心極大,未必會真正的想與吳國交好,而伯焉并非他最好的選擇。
所以此時挑明,勢必會讓越王勃然大怒,繼而遷怒于伯焉甚至勝玉公主,最后可以造成兩人交兵。
想來蓮花公主與伯焉公子也不想兩國交戰(zhàn),禍及百姓吧?”
王禪也是十分矛盾,如此顧及小情,卻與他來越國的目的相駁,但于此時,他也不想利用兩人造成兩國兵事。
若是如此,王禪怕既做不成君子,就是小人也會瞧之不起了。
“禪先生,我與伯焉既然有緣,已互表真情,那自然不會輕易放手。
至于兩國交兵,卻也不是我一介女流可以考慮的。
再說了以現(xiàn)今形勢,吳越交兵也避無可避,想來禪先生該十分清楚,也并不反對。
墨翟先生你早就認(rèn)識,昨夜只是在眾人面前裝作不知而已,你自然知道其人之志。
墨先生一心出使列國,就是要傳輸其止戰(zhàn)止伐兼愛仁家之思。
讓列國和平相處,止戰(zhàn)止伐,讓窮苦百姓免于戰(zhàn)亂,安養(yǎng)生息。
可王兄之心,王兄之志卻并非池中之魚可比,更不會將就于越國現(xiàn)在之勢。
王兄自小就有志于稱霸列國,所年輕之時也遠(yuǎn)游列國,學(xué)習(xí)各國之長,就是有朝一日能帶越國北上,稱霸列國,甚至于代周天下。
這些禪先生當(dāng)然知曉。
縱觀列國,此來來者,最得王兄之意者,該就是禪先生與墨先生兩人。
可禪先生一直無心吳越,志在天下,王兄知道縱是把蓮花許配與你,也不會讓你屈就越國。
所以王兄自然會與此為脅,招墨先生為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