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大智若愚
清晨的陽光剛剛照耀大地,王禪已經(jīng)禪定行功完成,精神也是越來越來。
“趙爺爺,快把邀陽劍給我看看。”
趙伯一聽,微微一笑,拿起邀陽劍,就是木劍中的雄劍。
看著王禪道:“小公子,你就站在那里,我拋過來給你,你可接好了?!?br/>
兩人相距丈余,王禪一看,知道趙伯有心考教于他,也是氣定神閑的站著。
趙伯說完,也不管王禪,直接就朝王禪把劍平拋過去。
王禪知道此劍沉重,雙手對著劍身與劍柄一抓。
劍是抓個正著,可一股巨大的推力還是對著身子沖來,王禪一個站立不穩(wěn),直接被木劍給砸得真接跌坐在地下。
幸好兩只手依然還拿著劍,只是劍過于沉重,王禪兩只手都拿不起來,顯得十分狼狽。
“趙爺爺,沒想到這邀陽劍,竟然比迎月要沉得多了?!?br/>
王禪嘻嘻一笑,有些自嘲。
“小公子,此劍雖沉,但若要拿穩(wěn)卻也并非難事。
正所謂舉重而若輕,小公子用盡全身力氣,依然不能持住此劍。
只是因為你過于硬撐,若是你后退一步,那么縱然有些沉重,你也不會摔倒?!?br/>
王禪對于此理還有些陌生,摸著頭,不知道其中之理。
趙伯重新拿起劍,再次走到原位。
“小公子你再站起來,當(dāng)劍再次拋來之時,你順其勢先向后退,再穩(wěn)定身子,這樣就能把持住劍了。”
趙伯說完,依葫蘆畫瓢,仍然按剛才的手法把劍平著拋了過去,劍正好落在王禪胸部,雙手所持位置。
王禪已經(jīng)趙伯點拔,所以此次依趙伯之意,向后退了一步,可身子受劍的沖力,依然還是再次跌倒。
王禪嘿嘿一笑,扶著劍站起身來道:“我知道了,順其力度,自然可以不倒,趙爺爺你再拋一次?!?br/>
趙伯一笑,知道王禪善于總結(jié),如此再拋一次,這一次王禪連退兩步,只是半腿跪立,人卻并未跌倒。
兩人如此七八次后,王禪已經(jīng)接住木劍,人不再跌倒。
再經(jīng)過十余次拋接,王禪連退都不用退了,只是身子十分軟順的向后一傾,當(dāng)力道緩和之時,再站直,劍卻也持得平穩(wěn)。
“好了,你的悟性很好,很好。這把劍暫時你還用不著,就讓你看看?!?br/>
趙伯說完,拔出邀陽劍,劍身如漆,似鐵非鐵,劍鋒無形,在陽光之下,毫不起眼。
趙伯隨手一劍,三丈之外的一棵碗口粗的樹,隨即就被攔腰斬倒。
王禪一看,驚得目瞪口呆。
“這是劍氣,只要你意隨心轉(zhuǎn),用你剛才禪定中體內(nèi)的陰陽兩氣注入劍中,自然可以發(fā)揮劍的效用。
不過,這都是小道,武技一途,若能通大道,手中無劍卻無處不是劍,招式更是無招勝有招,無形勝有形,你可記好了。”
王禪一聽,這陰陽之道,他一聽就懂,忙點著頭。
“這把比較適合于你,這是我昨夜尋得一棵沉香樹做的,劍雖小,卻也與你相配.
就如同你現(xiàn)在學(xué)識一樣,若不相配,有如拔苗助其生長一樣,適得其反,萬物皆是此道理?!?br/>
說完趙伯把剛做好的沉香劍拋給王禪,王禪此時已能根據(jù)劍的輕重采起不同的姿勢,所以接起來得心應(yīng)手。
王禪拔出沉香劍,一陣清香撲鼻而入,頓時心情愉悅。
再看劍身,呈深褐色,劍短而薄,正合王禪此時的身材與力道。
王禪隨便揮舞兩下,到也順手。
“多謝趙爺爺,不知此劍可有名字?”
“你的劍,自然由你取好了。’”
趙伯說完,朝著走去,前面有一塊幕布,上面劃著人體,可整個人體上只有一個紅點,那就是左胸心臟之處。
“此劍藏而不露,大智若愚那就叫它‘若愚’劍吧!”
王禪對這個名字也十分滿意,說完也把弄著劍。
看著趙伯走向幕布,王禪也有好奇。跟著走了過去,看著幕布也是有些疑惑。
他已學(xué)過人體的經(jīng)脈穴位,可看此幕布上只有一個紅點卻不知趙伯之意。
“你不用疑惑,你現(xiàn)在的能力,也只能刺一個點。
從今日開始,你就用這把木劍,隨便你用什么姿勢,只要能刺中此紅點即可。
至半年以后,若是你能一劍刺穿此布上的紅點,而幕布不動,就可以學(xué)習(xí)其它劍術(shù)了?!?br/>
趙伯說完,撫了撫胡子又道:“你就自行練吧,我還要去向夫人請安,用過午飯,我再陪你去斷案吧。
不過此時練功,你只能專心意一,不可胡思亂想,若不然縱是你練一百年,也難有成就?!?br/>
趙伯說完,自顧向堂屋走去。
趙伯的話,王禪自然理解,也沒有疑惑??粗菈K幕布,也不講求招式,就這樣隨意刺去,任憑著孩童的天性與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