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已經(jīng)升起老高了,青陽才回來。好些賣酒的鋪子都已歇年,他是到了慶喜莊,才買到一壺陳年的女兒紅。
  天空中飄過幾片云,在日光的映襯下,顯得越發(fā)疏淡,有風(fēng)吹來,夾雜著冬日的刺骨寒涼,讓人整個都冷到骨子里。青陽帶著兔毛做的皮帽子,臉上還是凍得通紅,他腳下加快步伐,進門的時候,江氏還帶著青敏姊妹倆坐在檐下,青敏早上燒的飯菜放在灶臺上,動都沒有動過,顯然娘幾個還在餓著肚子。
  “娘,咱先吃飯吧,忙了一早上,大妹和二妹也肯定餓壞了?!鼻嚓枌⒋騺淼呐畠杭t放到灶臺邊的桌子上,洗了手,招呼道:“娘,這事是急不來的,咱先吃飯?!?br/>  青菀也幫著端菜,熱騰騰的黍米紅豆粥,過年剩下的一些肉菜,還有特地留下的紅燒魚,也算是豐盛,可是娘幾個卻味同嚼蠟的吃完。江氏就跟青陽一起去了里正家,里正家靠近東街的最西側(cè),離他們家也不算特別遠,青菀見江氏他們走遠了,就回了屋,青敏手里拿著繡花繃子在機械地縫針,突然,她吃痛地叫聲傳來,原來是不小心戳到手指,鮮血汩汩冒出,她又流下眼淚,嘴里喃喃地道:“菀妹,你說咱爹要是在家多好,這樣他們誰也不敢欺負咱。咱娘也不要過得這樣辛苦!”青菀一邊拿了干凈的帕子給她擦拭手上的血跡,一邊卻覺得只怕未必,花富川都能被徐氏逼著去從軍,一去就是這些年,家也顧不上,孩子也沒有教養(yǎng)過。要是再是個耳根子軟的,倒不如沒在家,最起碼這樣也能少一個徐氏的應(yīng)聲蟲。
  不到中午,江氏就帶著青陽回來,娘倆一臉的輕松,事情應(yīng)該很順利。
  轉(zhuǎn)眼就到初六這天,江氏早早地就起來,青敏也在灶房燒豬食,青菀在剁菜葉準備喂雞,娘幾個在后院忙活一早上,喂豬、喂雞、喂兔子,不知不覺,后院隔出來的空間都被占滿了,有青菀靈泉水的喂養(yǎng),這些小動物都長得十分健康。小雞唧唧叫著,小山豬也沒有剛關(guān)起來時候叫得歡,變得溫順起來,有的在豬欄里拱來拱去,發(fā)出呼嚕嚕的聲音,江氏將鎮(zhèn)上買的豆渣拌好,倒進豬食槽里,小豬都飛快地圍過來搶食著,吃得很是熱鬧,江氏看到這些景象,心底里不禁又有了希望。日子總是一天好起來的,就算徐氏再怎么把她踩到泥地里,她也不會輕易地就投降,為了兒女,她也不能倒下。她心里的信念越發(fā)堅定!
  東街大宅,徐氏左等右等沒有等到江氏,花秀英今日又來了,還帶著她的閨女王鳳嬌,這王鳳嬌生得粉面桃腮,不過十三歲的年紀,著一身桃紅的細布掐腰襖裙,嘴上涂著鮮紅的口脂,臉上有少女的嬌色,將個才發(fā)育的身子,硬生生地襯得成熟了幾分。
  她乖巧地倚在徐氏身邊,小手不輕不重地給徐氏捶著腿,嘴里說著討巧的話:“外婆,您這身子可是越發(fā)硬朗了,面色也好看。趕明兒個我長大了,可得好好孝敬您和我外公?!?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