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手把手教老朱造謠
兵者,詭道也!
皇帝是從戰(zhàn)場下來的人,自然對這套東西很熟悉。
對付敵人,無所謂不用其極,散播謠言本身就是非常正常的行為。
可是張異將這種手段用在“百姓”身上,是老朱的思維盲區(qū)。
他是皇帝,天下都是他的,君王想要行一個命令,放著堂皇大道不走何必走詭道?
可是話又說回來,大明如今在天下百姓眼中,哪怕是在老朱治下多年的吳地百姓眼中,都不算是一個徹底站穩(wěn)腳跟的王朝。
只要太原的擴廓帖木兒大軍還在,元朝的大都還屹立在北方。
不管這個王朝給漢家百姓帶來多少苦難,習(xí)慣性上大家還是將它當(dāng)成正統(tǒng)。
老朱起碼要證明自己不會像紅巾軍、陳友諒、張士誠一樣曇花一現(xiàn),再去想著樹立自己的君王權(quán)威。
“如此說來,原來朕在天下百姓眼中,還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君王……”
張異對所有人提出一個問題,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卻把眾人問住了。
張異反駁!
所以如果換成是我,我會繼續(xù)削弱傳播成本,讓消息變得更有趣,或者更焦慮……”
朱標(biāo)被張異這套歪理邪說搞得迷糊:“難道知道真相不好嗎?”
“你這些故事狗屁不通,毫無邏輯,智者不取!”
“還可以編其他小故事,比如……”
是因為,謠言是百姓自己愿意相信的言語……”
只看老朱神色陰沉,
“所以說百姓愿意聽的,讓事情變得有趣,其實比真相更重要。說百姓百姓愿意相信的話,就是謠言比真相更有傳播性的原因,而除了有趣,還有一種東西也可以讓流言傳播,那就是焦慮性……”
但現(xiàn)實的問題也放在這里,目前的大明,確實還不足以讓百姓相信它是未來的正統(tǒng)。
張異一口氣給眾人說了十幾個故事大綱,說得老朱都驚呆了。
“皇帝準(zhǔn)備利用龍虎山,其實就是一種淺層次的造謠,真相不重要,加上龍虎山的神仙元素,是制造話題的一個點,但皇帝畢竟還是皇帝,他的手段不方便做得太過,所以雖然利用了龍虎山,但朝廷的做法,基本還在說教的范湊!
過了一會,他們看張異的目光都不對了,這貨要是出去散播謠言,或者當(dāng)個造反頭目絕對合格。
鞋拔子臉這事咱們能過去嗎?
老朱再看張異,百感交集。
朱元璋的額頭已經(jīng)冒青筋了,眾人為張異捏把冷汗,他卻渾然不覺。
朱元璋心中暗自嘆息,口中卻問:
張異頭上盤旋的殺氣,又濃郁了幾分。
“《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甌臾,流言止于智者。
老朱換了一副態(tài)度,不再糾結(jié)什么王道和詭道。
雖然不想承認,但張異這番歪理邪說,老朱也覺得確實可以將事情傳播的更廣。
“舉個例子,大哥,如果伱爹給你說了一門親,你沒見過你未過門的妻子
但朱元璋卻不能贊同張毅,只是口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