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珣也知道這些話不過是在勸慰蘇莞罷了,若是此事是太子一手策劃的,又將這鍋蓋往李臨身上蓋,李臨怕是要危險了。
他很快地吩咐了那護(hù)衛(wèi):“你立刻帶著府上的幾個人過去,若是京兆府尹要拿人,先與他拖上一拖,便說李臨乃是我未來女婿,我一會便到,有什么事情,等我過去再說?!?br/> 護(hù)衛(wèi)領(lǐng)命,便匆匆離去。
蘇莞看著護(hù)衛(wèi)離開的背影,臉色也沒有緩和,她皺緊了眉頭:“京兆府尹是太子的人!”
當(dāng)下的京兆府尹姓黃,卻是太子的表叔,與已故的元明皇后是表兄妹。
蘇珣手一頓,問她:“你也知道這些?!”
蘇珣倒是有些好奇,雖然他也知道自己的女兒聰慧,但是她一直在后宅之中,平日里安安靜靜的,也不喜歡出門,沒想到她還知道這些事情。
蘇莞嗯了一聲:“我聽人說的?!?br/> 蘇珣笑了一聲,然后又問她:“那你如何猜測此事乃是太子所為?!”
蘇莞分析道:“綏王得了清風(fēng)別院,又允諾了天下學(xué)子,愿意借給他們使用,如此一來,天下學(xué)子定然對綏王感激不已?!?br/> “若是任由綏王如此用清風(fēng)別院收買人心,那么綏王的名聲定然更上一層樓,天下學(xué)子簇?fù)?,百姓心之所歸?!?br/> “因著之前太子想要借清風(fēng)別院給蘇苒舉辦詩會一事,早已惹得天下學(xué)子對太子諸多不滿,如此一來,世學(xué)子偏愛綏王已成定局。”
“此消彼長,到時世人只知綏王而不知太子,太子儲君之位危矣?!?br/> “故此,太子容不得清風(fēng)別院的存在,既然已經(jīng)到了綏王手中,他奪不回來,那便毀了就是了。”
“又因李公子選了綏王棄了太子,太子懷恨在心,故將此事推在李公子身上,自己全身而退,如此兩全其美!”
“父親,你說,阿莞說的對嗎?!”
蘇珣眼中有些贊賞:“阿莞聰慧,說的自然是不錯的,可是世人又怎知這其中的彎彎道道,便是此事是太子做的,有些人心中明白,可沒有證據(jù),如何說明?!”
“便是京兆府尹說此事乃是李景元懷恨在心做的,又尋出了證人指證,很快便將此事蓋棺定論,給人判刑,你說,天下人信嗎?!”
蘇莞心想,當(dāng)然是信的,外面的百姓怎么知道的這多么。
蘇珣又道:“便是許多人心中有數(shù),可又能如何呢?!”
“為今之計,也不是為了找出真兇,而是盡量拖延時間,為李景元洗脫嫌疑,至于太子與綏王之間的斗爭,由著他們?nèi)グ??!?br/> “可是洗清嫌疑,談何容易,那指證的人,說不準(zhǔn)便是太子的人?!碧K莞想到李臨此時的處境,覺得心里難受的要命,又覺得太子實在是可恨。
堂堂一國儲君,學(xué)不來寬容仁德之事,反而處處自私自利,絲毫不將臣民的得失放在心上,這樣的人如何能為儲君,如何為一國之君。
若是讓他為君,日后這東趙,怕是要被搞得烏煙瘴氣。
蘇珣道:“且不管這些了,阿莞,你去一趟鎮(zhèn)國公府,讓你外祖父幫忙查一查,我呢,就去你祖父那里,看看有什么法子沒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