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官道,馬有規(guī)律的踢踏聲,走之前高文林交代要慢點,寂靜的外面,偶爾有路過的馬車駛過的車轱轆的聲音。
馬車捂得嚴實,高兆想看看外面,江氏不讓,說可別吹著風了,再等到了外祖家就病,還不夠照顧她的哪。
高兆只好靠在母親的身上,母女倆蓋著個棉被,手里捂著手爐,劉媽媽也蓋個棉被。馬車走的慢,還能聽見車轱轆壓雪的咯吱的聲音。
江家在鄉(xiāng)下,離縣城五六十里,坐馬車,要是夏天也就一個多時辰,但冬天,就要兩個多時辰了,這是普通老百姓趕路,如果是軍營里的馬匹,也就不到半個時辰的路程。
江氏說著娘家的事,盡量的都在說侄子江浩的好處,高兆馬大哈,沒聽出母親的意思,還跟著點頭,她是站在江家的立場來認為的,江浩苦讀書,外祖父問了學堂的先生,說他有希望,所以江家也就全力的支持他繼續(xù)念書。
古代念書是個不小的開支,高家是學費免了,但就是筆墨書本那些,兩個讀書的,日子都過的緊巴巴,再說,存錢是老祖宗自有的習慣,所以高家就沒有像別的官家那樣講排場,什么丫鬟婆子,每個主子都配上,正好高兆自小獨立,不用人多照顧,等有兩個弟弟了,高兆就幫著帶,又有高翠幫忙,巧云出生,江氏就能照顧過來了,不然光靠她一人,肯定是要買幾個下人來服侍的。
江氏見女兒也認同侄子,心里歡喜,雖說婚事是父母做主,但女兒愿意,那就更好了,嫁過去也能夫妻恩愛,日子才能越過越好。
就在走了小半個時辰的路程,就聽到遠處有馬車疾駛的動靜,高兆側耳聽了,估計不止兩匹馬,在這小縣城,能有資格兩馬拉的馬車就沒有,就是今天坐的馬車都是父親問縣衙借的,平時有事都是雇車,家里也沒必要專門養(yǎng)個馬車。
高兆想出去看看,來這還沒見過豪華車哪,江氏看女兒神情就知她要如何,急忙拉住說道:“可別出去,肯定是附近關所的馬車,這是要去京里的?!?br/> 沒等抬起的身子坐下哪,車廂被猛烈的撞擊,外面馬在嘶叫,車廂歪著要翻,高兆第一反應就是抱著母親,可是她個小,只能抱著母親的頭,劉媽媽嚇得大叫,高兆把身子拱起,低頭,好把母親護在懷里。
發(fā)生的太快,一瞬間的功夫,馬車就翻了,高兆頭撞到車廂上,一陣劇痛,直接昏迷,昏迷前也緊緊的抱著母親。
黑暗中,高兆覺得有人撫摸她的頭,那種感覺就像小時,她躺在奶奶的膝蓋上,奶奶一下一下的用手指給她捋順頭發(fā),頭皮癢癢的,分外舒服。
奶奶會講故事,都是鄉(xiāng)下里流傳鬼神之類的,或者是村里人家的一些是非八卦,最愛說的一句話:傻丫頭,就該這樣,快活過日子才是最主要的!
她就擦了眼淚,無視村里人對她的指指點點,奶奶說過,天塌下來有個大的,啥都不用發(fā)愁,車到山前必有路,你往前走才有路,沒準是金光大道,往后退只有原路。
所以穿來這里,沒有原路可以退,而高家的父母疼愛和溫暖,她不舍得退,只愿跟著家人一同往前走,前面就是金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