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技能本身不算科技向的,但也不完全是魔幻向的。
為何有諸多限制,一是技能需要升級才能變得更強,二是因為某些在后文才會提到的重要設(shè)定(必須在學會“亡靈之語”以后才會慢慢揭開相關(guān)設(shè)定)。
現(xiàn)在簡單做個說明,先看看對比:
“尸體復活”與“召喚骷髏”的對比。
一、前者需要死亡時間不超過15分鐘。后者需要死亡時間超過72小時。
二、前者必須保留相對完整的大腦與心臟,后者只要求骨骼沒有完全爛掉。
三、前者保有一定的智能,能理解一些相對簡單的命令。后者必須實時使用心念控制,可讓告訴它們?nèi)绾巫?,但卻無法讓它們“多久多久之后如何如何做”,相當于沒有智商。
四、前者不管怎么劇烈活動,再夸張的戰(zhàn)斗,都不會消耗主角的精神力。后者在完全不動彈時幾乎不消耗精神力,但一旦活動起來,必定會持續(xù)消耗召喚者的精神力。
……
以上對比,沒完全列出兩者的特性,但從中應該可以看出一點東西。
“尸體復活”的動力來源,是源自于尸體本身。因為大腦停止活動,心臟不再跳躍,所以動力來源不會是氣血的力量,那么,動力從什么地方而來?
“召喚骷髏”,是召喚者的精神力不斷牽引某種能量而讓骷髏產(chǎn)生活動,那前者呢?不消耗召喚者的精神力量,就只能是消耗尸體本身的精神力。
本書的設(shè)定中,人體有三魂六魄,諸竅皆有神。
人死后,會有強烈的執(zhí)念寄托在某些東西上。人體內(nèi)的“神”,也會在人死后,將執(zhí)念寄托于身體的某些部位。比如心臟,大腦。
人體死亡而細胞未完全死亡之前,這地方仍是凝聚著一股精神、執(zhí)念、氣。其它器官也一樣有這種東西,但以心臟與大腦為最——五臟之中,“心藏神”。人體意念凝于大腦,死前蘊含執(zhí)念最深的也是大腦,這應該是沒問題的。
在設(shè)定中,主角開車撞死生物(注),不會吸收其“靈魂能量”,不會獲得“升級能量”。用技能或召喚物擊殺生物,就會吸收其“靈魂能量”,轉(zhuǎn)化為“升級能量”。這種抽取是不完整的,不能徹底抽取,只能獲得部份能量。
但抽取會導致尸體殘存的“靈魂碎片”和“念”變少,所以低級的“尸體復活”技能無法讓那些被抽取過能量的尸體重新站起來。另外還有一些“因果”的緣故(以后會提及),所以低級時,因主角而死的生物,無法復活。
技能提升之后,只要目標的大腦與心臟仍相對完整,有執(zhí)念的殘留,就能用精神力激活,讓尸體“復活”。
而如果尸體生前對主角有強烈的“怨恨”,針對主角的怨恨之念,就會強烈排斥,阻止他的精神力入侵,不會受到控制,就無法“復活”。如果技能等級提升,精神力就會有技巧地擊潰那股怨念,變成沒有目的性的怨恨念力,反而可以利用這股力量,讓尸體重新站起來。
在設(shè)定中,這種“復活的尸體”,活動時間是不能超過“七天”的,也是超過“頭七”就會失控。主角控制的“復活的尸體”至今沒有超過七天的,基本就被玩壞了。所以,才沒顯露這一設(shè)定特性。
“超過一定距離”,尸體就會失控,是因為“復活的尸體”的執(zhí)念,被技能牽引到主角身上,與主角的精神力量產(chǎn)生共鳴。如果超過一定距離,尸體的執(zhí)念消散,就會失控,且無法重新“復活”。所以這個控制距離與主角的“智力”屬性基本無關(guān),只與技能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