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個孩子叫李寶啊,看來爹娘真是當個寶了,李寶…不對,這個名字好熟悉。
“這里是什么地方?”王昆侖脫口而出。
老頭子不快的看了王昆侖一眼,怎么如此冒失粗俗?
王昆侖脫口就后悔了,連忙學著李六抱拳賠罪,“請問老丈,此處是哪里?額,是什么縣?什么村?”
“趕路也不問問,這里是乘氏縣馬嶺崗鎮(zhèn)劉坊村?!?br/> 是不是原地穿越不知道,沒偏出路線多遠倒是真的,乘氏縣,這個地名在歷史里可不常見,這是南宋猛將李寶的籍貫,在女真人破宋之后,帶領著一只抗金隊伍在敵后打游擊,多次獻捷,最輝煌的時刻是帶著水軍在膠西大破金人水軍,一度成為浙東沿海的水軍第一將。
這個孩子十分有可能就是那個李寶,王昆侖不免多問了一句,“敢問孫老丈,這劉坊村,有幾個李寶?”
老頭子沒好氣,“能有幾個,在這村里,劉是大姓,姓李的都沒幾戶,李寶就這么一個!”
沒錯了,這可是猛將胚子啊,但是好像一點能耐還沒學,算是猛將的初始狀態(tài)了,想想以后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寶,王昆侖怎么看怎么喜歡,剛才還看這這孩子不懂事,殊不知,孫老丈也是這么看王昆侖。
老頭子把李寶領到桌案前讓他吃東西,小家伙梗著脖子坐著看,就是不吃,這是要哄才吃。
老頭子愛惜得拍了一下脖子,“快吃,長好身子才能練武,不練武怎么考武狀元替爹娘報仇?”
小家伙被激得眼淚像斷線的珍珠,撲簌簌滾落,捏起一個饅頭吃起來。
“多好的娃兒,沒了爹娘要吃不少苦,好在是個男娃,有個族叔看養(yǎng)著,也不至于沒了去處。”
“老丈,這是要把李寶交給李六?”
“那是他唯一的親族了,別看在一個村,兩家走動不多,李老三本分能干,家里殷實,李六表面上看人五人六,力氣都用在閑逛跑腿打雜上了,要是有一半力氣用在打理田地上,也不至于一天勉強吃兩頓?!?br/> 一天才吃兩頓,確實過得不怎么樣,不過有了李老三家的田產,日子就好過多了,但是,李寶怎么能跟著這樣的人呢?
“李寶跟著這李六,不是也就學壞了?”王昆侖這話說的倒是干脆,李寶當小年輕的時候,是有個潑李三的外號,指不定就是這不著調的族叔帶壞的。
“好人有好人的活法,惡人也沒幾個早死,李六人不怎么樣,但起碼不會慣著李寶,這么大身子了,該干活就要干活,該下地就要下地,放心吧,李寶是男娃,李六不會虧待他的?!?br/> 王昆侖讀出了老丈的意思,李寶十歲了,最多再五年,就是家里的頂梁柱了,誰家也不會虐待搖錢樹,以李六的性格肯定不會慣著李寶,這對李寶還是有益的,這年頭,棍棒下出孝子還是被奉為經典的。
王昆侖看著可惜,但也沒有辦法,有個親人罩著就不錯了,強求那么多又何苦呢!
“怎么?秀才想收個書童不成?”
“可以嗎?”王昆侖隨口一答。
“哈哈,那你非被這小子氣瘋了。還沒有娶親吧?”
王昆侖老臉一紅,這是每年回家必被親戚問及的話題,我才二十五好少年,急什么,急什么,急什么?
“要老朽來講,寶兒跟著你出去見見世面也是好的,讀書認字也比一輩子拴在地頭強,看見老朽這背了嗎?一輩子的操勞命,老了老了,毛病全來了。”
“那,恁?”
“你要真心喜這娃兒,就招了做個書童,李六那里,請他來做了契書,兩廂都好?!?br/> 王昆侖求之不得,真要是不得不在此生活,有個潛力強的幫手那最好了,不過:“老丈,說到契書,可是要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