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宮。
朝堂之上,氣氛肅殺,文武百官列隊其中,太子李承乾居左首,為之尊也。
不多時,李運踏上久違的朝堂,熟悉或不熟悉的面孔躍然印入眼簾。
半年不見,李世民看著他熟悉的身影,心中有著說不出的激動。
在李運離開的半年時間,李世民派人踏著李運東行的路線,了解了李運的經(jīng)歷。
半年前,他從長安出發(fā),一路東行,李運經(jīng)過之地,清貪官,整肅紀(jì),為民愿,百姓們皆頌其賢德之名,更有人稱他為“賢王”。
李世民以王道治天下,實行仁政,最看重的莫過于人心,民能載舟亦能覆舟,李運贏得民心,便是為朝廷贏得民心。
得子如此,李世民何能不喜?!
“兒臣李運,叩見父皇,愿父皇福與天齊,祝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 李運雙膝跪地,十分的虔誠。
李承乾見李運如此,心中十分不屑,暗自咒罵他:“呸!馬屁精,不要臉?!?br/> 他嘴上罵著李運,卻殊不知自己見到唐王所表現(xiàn)出來的諂媚乃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起來吧?!崩钍烂裾f道。
“謝父皇?!?br/> 李運起身后,做出的一個舉動讓李世民大為驚訝和感動。
只見李運腰肢前傾彎曲,雙臂平舉,道:“父皇,這是您交給兒臣的令牌,今已歸來,如數(shù)奉還?!?br/> 這塊令牌便是程處默調(diào)動軍隊的令牌,當(dāng)初李運出發(fā)前交給他的。
得此令牌就等同于掌握了部分兵權(quán),卻如今,李運毫不猶豫的交給令牌,足可見他沒有野心,之至少在李世民眼中他是沒有的。
果然,李世民非常欣慰的點了點頭,他沒有提及此事就是為了看一看李運是否貪戀權(quán)力。
結(jié)果很顯然,李運通過了他的測試。
因為接下來將會交由他一件更大的事情,若李運貪念權(quán)力,李世民就需要再三審時度勢。
李世民拿回令牌后,滿意地說:“云王,此次你東行立下大功,賢明遠(yuǎn)播內(nèi)外,朕有你這樣的兒子,朕心甚慰?!?br/> “父皇謬贊,兒臣受之有愧?!?br/> “你不必自謙,聞聽你在臨城破獲了一樁貪污案,為朝廷追繳回來一千萬兩白銀,足可抵得國庫三年的稅收,如此奇功,朕都不知該如何賞你?!?br/> 李運的奏折已經(jīng)傳達(dá)給李世民,當(dāng)李世民看完之后,無不是拍案叫絕。
而今帝國國庫空虛,外憂內(nèi)患,正是用錢的時候,李世民還在發(fā)愁呢?結(jié)果李運為他追繳貪污銀兩一千萬兩,如同是雪中送炭,一下子解決了李世民的燃眉之急。
國庫充足,大唐就能夠有資本不懼任何來敵,而且還能夠安心的發(fā)展,可謂是一舉兩得。
然而,李世民也恨裴寂竟然貪污了這么多錢,將他流放罷官算是便宜他了。
“父皇,眼下之急可不在于您如何封賞兒臣,如今程老大統(tǒng)領(lǐng)被困雍州,乃先決之要。其次,裴寂貪墨一案,豈止涉案僅是他一人,父皇應(yīng)當(dāng)徹查裴寂一黨,徹底根除方才是社稷之根本也。”李運說道。
眼下的兩件事,一是營救程知節(jié),二是鏟除裴寂黨羽。
李世民聽聞后,心中大為感動,想不到他小小年紀(jì)竟如此深明大義。
剛才的兩件大事都是國之根本,李運能夠做到棄小利成全大義,如此心境。當(dāng)真有帝王風(fēng)范。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李運能夠做到這樣,再看看太子李承乾,每天吊兒郎當(dāng),看似人模狗樣,實則紈绔秉性大顯。
李世民大笑道:不愧是朕的兒子,以先天之憂,而拋卻個人榮華,乃大義也。”
“朕決定封李運為七珠親王,絕不能讓立功者心寒?!?br/> 此言一出,朝堂驚駭,要知道,太子也不過就是九珠親王,而李運已然是七珠,短短半年時間,就從兩珠晉升七珠,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而且從李世民的表現(xiàn)來看,對于李運的滿意程度優(yōu)于李承乾。
好些人都為太子捏了一把汗,他們真害怕假以時日,李運取而代之。
李承乾也是心頭一振,覺得自己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當(dāng)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李承乾不爭氣呢,不對,是李運的光芒太過耀眼。
七珠親王!
這個封賞絕對值得金山銀山,而李運得此封賞就說明李世民有意讓他跟太子競爭。
這是一個可怕的訊號,說明李運有了爭儲的資格,單說這個資格,任何封賞在它面前都是太過渺小。
……
言歸正傳,李運得到了應(yīng)有的封賞后,接下來就是討論支援程知節(jié)的事宜。
“云王,恐你也知道朕將你從臨城召回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