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王凱旋,大辦慶功宴,這在前朝后宮都是一件大事,因此雖然宮宴設(shè)在九月,可如今便已經(jīng)早早置辦上了。。:щщ.。
大周立國四百余年,周氏開國皇帝,選長平定為國都,經(jīng)過這幾百年的修繕擴(kuò)建,這大周皇宮,富麗堂皇,氣勢雄壯,百年大國的霸氣顯‘露’無遺。
而位于皇城內(nèi),嬪妃們所居住的后宮,那更是雕梁畫棟,布局‘精’美,攬進(jìn)天下奇珍之物,專供帝王的這些妻妾們享用。
古語有云后宮佳麗三千,可見身為帝王者,一人就可坐擁無數(shù)美‘女’,這妻妾如云,自然就要分出三六九等,并且要尊卑有序,嚴(yán)守宮規(guī)禮法,逾越半點,那都是要落個香消‘玉’殞的下場。
大周后宮從開國皇帝,圣祖那輩就早有規(guī)定。
設(shè)一后,四正妃總掌后宮,在這之下,便是妃位及嬪位,接著便輪到美人和應(yīng)人,最末等的是七品‘女’‘侍’,而除了皇后與四妃是固定一人之外,其他品階人數(shù)皆無限制。
皇后自然不必多說,那是皇帝的發(fā)妻,位居?xùn)|宮,母儀天下,是一國之母,也是舉國最尊貴的‘女’人。
而皇后之下的四妃,位居正二品,同時身具協(xié)理后宮的權(quán)利,可以說是后宮內(nèi),處皇后外,位分最高,最有話語權(quán)的妃子。
四妃之位,分別以賢良淑德,四字定為封號,其中賢妃乃四妃之首,位同副后,可遷居西宮居住。
其后的良淑德三妃,到盡屬同級,并無先后大小之分。
一般能熬到四妃之位的,憑的可并非是明帝的寵愛,自身的德行,在宮中的輩分,還有生育的皇嗣等諸多方面,那都是面面俱到,缺一不可,才可晉封四妃之位。
而五皇子睿王的生母陳氏,就是千百嬪妃中,榮登四妃之位的良妃娘娘,如今身居衍慶宮。
因為她生有兩位皇子和一位公主,入宮較早,又端莊仁厚,所以頗受明帝的敬重,在后宮地位穩(wěn)固,并有協(xié)理后宮的權(quán)利。
如今正直八月,哪怕是晨起時分,天氣也半點不見涼爽,可是衍慶宮內(nèi),卻已經(jīng)是一片忙碌的光景了,宮‘女’太監(jiān)們,都捧著各‘色’綾羅綢緞,點心菜肴,不住的往宮內(nèi)的正殿中送去。
而因為受良妃宣召,趕早就進(jìn)宮的顧夫人,如今來到衍慶宮后,看見的便是這幅繁忙的景象。
避開忙碌的宮婢們,顧夫人眉眼帶笑的,被引領(lǐng)太監(jiān)帶進(jìn)了正殿,接著她便看見了,正在殿內(nèi)忙碌著的良妃陳氏。(.廣告)
親昵的上前幾步,顧夫人就一下握住了良妃的手,然后才福禮說道:
“臣妾給良妃娘娘請安,娘娘萬福?!?br/>
正低頭挑選布料的良妃,被顧夫人忽然握住,嚇了一跳,當(dāng)看清來人是誰后,嘴角的笑就‘露’了出來。
“妹妹快請起身,來姐姐這里可沒那么多規(guī)矩,何況今日找你進(jìn)宮,還得勞煩妹妹幫我一起準(zhǔn)備宮宴的事情呢,說起來到是本宮勞煩你了。”
良妃年過中旬,可是因為宮內(nèi)‘女’子一向善于保養(yǎng),所以如今已經(jīng)三十有九的她,看起來卻只有三十出頭似的。
而她的容貌,雖然青‘春’已逝,可芳華猶存,襄平是眾公主里面,容貌最為出眾的,而很顯然她是繼承了良妃的美貌。
母‘女’二人竟有八分相似,只是因為良妃上了年紀(jì),因此平添出了一份沉穩(wěn)和端莊,這是歲月的沉淀,也是襄平所不具備的。
而良妃雖位居四妃之一,可著裝卻很素雅莊重,頭上也不佩戴繁瑣的奢侈珠釵,整個人舉手投足間,都給人一種隨和謙卑的感覺,讓人瞬間就心生好感,并愿意與她親近。
這姐妹二人,聊了一會,宮‘女’就將茶點端了上來,顧夫人喝了口茶后,就忍不住的夸獎道:
“這鐵觀音無論喝過多少回,可就數(shù)姐姐這里的最好不過,這也是睿王孝順,知道您喜歡這茶,所以年年都備下最好的孝敬姐姐,當(dāng)真是孝順啊?!?br/>
身為母親的,孩子被人夸獎,向來比夸她自己,還要更讓她覺得高興。
因此聞聽這話,良妃就極為欣慰的點點頭,神情滿足的笑著說道:
“是啊,這幾個孩子都很孝順,如今這御兒也擊敗北戎,凱旋而歸,我這做娘的跟著沾光不少,全部都是能干孝順的好孩子。”
顧夫人一聽這話,也深為認(rèn)同的講道:
“姐姐自然是有福的,咱遠(yuǎn)的不說,就拿這慶功宴來講,如此舉國同慶的大事,照列來講,是要皇后娘娘親自安排的,可御王給您爭氣啊,圣上親自下旨,叫您這位母妃籌劃宮宴,姐姐如今可是將皇后娘娘都比下去了,這份尊榮您可是頭一份呢?!?br/>
可誰知聽了這話,良妃原本的笑意立刻斂去,雙眉皺起,語帶告誡的講道:
“妹妹這話切不可‘亂’說,皇后娘娘母儀天下,怎可被我等拿來議論,而且本宮身居妃位,怎可和皇后競相比較,御兒雖然是我的孩子,可皇后娘娘也是他的母后,這次圣上允我籌備宮宴,如此恩典我陳家要感恩戴德,卻萬萬不可因此自得狂妄,妹妹一定要謹(jǐn)記,免得禍從口出,惹下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