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奶奶在丈夫和兩個兒子被日本人抓走的境況下,依然沉著的給難產(chǎn)的產(chǎn)婦接生,挽救了母女兩條生命,這是需要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啊。然而,讓毅虹不解的是,對于恩重如山的郝奶奶,她從小到大,父母竟然跟她只字未提,這不是忘恩負義嗎?
郝奶奶卻說,這事不能全怪沈先生,是自己救夫救子心切,沖動耍潑造成的。
郝奶奶成功的保住了沈先生妻子母女倆條性命后,她就發(fā)瘋似的走上了尋找丈夫和兩個兒子的艱難道路。
她專挑有日本兵的地方去尋找,海通城有若干個據(jù)點把守著城門,她裝扮成叫花子居然混進了城。
聽說,清末狀元張謇故居濠南別業(yè)成了日軍松甫部隊本部。她覺得,丈夫和兒子一定被關(guān)在院子里做苦力,就想混進去。可是戒備十分森嚴,門外還有日兵巡邏,連大門都不能靠近。
東側(cè)的寬闊水面成了日軍駐地的很好屏障。她跟小漁翁漂泊捕魚那么多年,早已熟悉水性。她躲過了日軍的巡邏,潛水順利進入了濠南別業(yè)院落。
遺憾的是院內(nèi)根本沒有修筑什么工事,更談不上見到丈夫和兒子了。此地不宜久留,她正想離開時,被敵人發(fā)現(xiàn)。敵人非常緊張,戒備壁壘森嚴,怎么會有外人混入?日本人便吹哨緊急集合。
還好,敵人誤認為是叫花子無意混入,并沒有要她的性命。但被穿著皮靴的日兵像踢足球一樣,踢著滾出門的情景那是慘不入目的。
找不到丈夫和兒子她誓不罷休,她會一直找下去。唐家閘離十里坊不遠,也駐著不少日兵。她抱著一線希望準備去碰一碰運氣。
唐家閘的顧家大院被日寇強占,成了駐兵之地,院墻上架設(shè)著機槍,四周很難找到混進去的機會。
忽然,她聽到了日本人的吆喝聲,以及皮鞭的抽打聲。循聲望去,那里是一片工地,中國勞工正在為日本人建造炮樓。她內(nèi)心有些激動的想著:“我男人和兩個兒子一定在那里!”
她悄悄的靠近工地,只見自己的男人擔著沉重的磚塊在挪步,日本兵用皮鞭抽打他的臀部和背部,嘴里嚷嚷著:“八嘎,快快的干活。”兩個兒子在搬磚頭,小手都在滴血,一刻都不敢停下來,擔心舉過頭頂?shù)钠け迺涞阶约荷砩稀?br/> 郝奶奶心中在滴血,她發(fā)誓要把他們營救出來。一個女人用什么辦法才能把三個男人救出來呢?
她驀然想起了小漁翁曾經(jīng)給她講述的日本傳說。龍作為科學(xué)家心目中虛構(gòu)的生物,在日本亦有記載。日本傳說的龍,體形較小,長度僅八十厘米左右,日本人稱它為幻之蛇。這種蛇的生長猶如河豚,宜在淡咸水交匯處生長,在日本很難找到。
傳說在奈良時代,有人誤食了幻之蛇后金槍不倒,一晚可御數(shù)女。光仁天皇詔告天下尋找這種蛇,以滿足其肉欲,未果。
后來,幻之蛇一直成為日本皇族夢寐以求的圣物,這在日本幾乎婦孺皆知。
小漁翁雖然家境貧寒,但他愛聽故事,有時為了聽故事寧愿為人家擔水、擔糞。所以,他腦海中儲存的傳說和故事不在少數(shù)。有一天,他班門弄斧,居然在大小姐出身的郝奶奶面前顯擺,沒想到她對日本的這個傳說很感興趣。
她認真仔細的聽小漁翁講完了這個傳說,中間還問這問那。最后她害羞的說:“你好像吃過幻之蛇哩?!?br/> “我……你……”小漁翁把話含在嘴里,從鼻孔中發(fā)出他倆都十分激動的聲音。頓時,小船在平靜的水面上顛簸起來,連哨兵一般的水老鴉在船頭也站立不穩(wěn)了。
她露出了久違的笑了。但是,笑顏尚未完全展開,她又滿面愁思,想著丈夫和兒子還在日本人奴役之下,又怎能笑得出來?
日本天皇喜歡幻之蛇這種圣物,天下無人不曉。如果用這種寶貝去交換丈夫和兩個兒子是完全可能的。郝奶奶跟隨父親學(xué)醫(yī)時也接觸到關(guān)于捕蛇和制作蛇藥的一些知識,但并不完整,也從未捕過蛇。制藥用蛇都是向社會收購的。
怎么捕捉到幻之蛇,又怎么讓日本人相信這就是圣物呢?她一籌莫展。
郝奶奶想起了“十字街”。海通城主要交通干道是縱貫東西和橫亙南北的兩條大街,這里是交叉地帶,也是海通城最繁華的鬧市區(qū)。
十字街頭,冰糖葫蘆、糕餅茶干、豆腐腦兒等什么都有賣的,還有玩槍弄棍、打卦相面、彈琴賣唱、舞文弄墨的,反正三教九流無所不有。
其中有個玩蛇的,很吸引人。這是一個帶外地口音的男子。他經(jīng)常手上纏著蛇,頸項盤著蛇,讓蛇在他的胳膊間竄上竄下,鉆來鉆去。
圍觀的人多了,他就當場表演。讓蛇在他手臂上咬一口,眼看腫起來,他從身上掏出自制的黑色藥餅,蘸上唾液涂抹傷口,毒腫會逐漸消失。
他就是季德勝,人們稱他為“蛇花子”,以耍蛇、賣蛇藥艱難度日。季德勝九歲那年,家鄉(xiāng)宿遷發(fā)大水,便隨家人流浪江南。他從小隨父捕捉毒蛇,采集草藥,學(xué)得一套配制藥餅治療蛇傷的真本領(lǐng)。逃難到海通后,一直居住在郊外的一個土地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