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李素直接被魯肅引入莊內(nèi)禮遇,關(guān)羽也覺得自己的想象力再次被刷新了——原來出一卷書的作用那么大!哪怕只是文辭粗淺的好人好事故事書!
不但可以賣書賺錢,還可以讓其他地位不怎么高的讀書人,一見到你就驚呼“原來你就是寫了xxx的大賢”,然后對你禮敬有加。
著書立說、刻印販售這門生意,真是劃算。
之前蔡邕、顧雍乍一見李素的時候,還不拿他當回事兒,是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比李素更大的“賢”??墒堑搅唆斆C這種自學成才的土財主面前,李素的社會地位和學界聲望明顯就反超了。
“倒也是個自學成才的爽快人,待人利索,可以結(jié)交,一會兒跟他聊聊對春秋大義的見解?!标P(guān)羽自矜地捻須想道,覺得魯肅配跟他聊聊春秋心得。
一伙人進到莊內(nèi),李素也不想多費腦子,決定就按照歷史上周瑜的說辭試一試。
一邊走,他一邊就直接挑明來意:“魯賢弟,不瞞你說,我此番本意是在奉朝廷之命、去廣陵募兵之前,先尋朐縣糜家募些錢糧。但自從入了下邳郡界,打聽遠近客商,皆言賢弟仗義濟困、疏財報國,所以慕名而來?!?br/> 魯肅讓李素入書房對坐,關(guān)羽打橫坐下。至于典韋,因為不識字,不耐煩聽這些,就在外面跟著莊客閑晃。
坐定之后,魯肅倒也慎重問道:“朝廷募兵,竟然不給足錢糧的么?若是為國貼錢,恐怕是無底深淵啊?!?br/> 魯肅慷慨歸慷慨,但智商還是很不錯的,他可以仗義疏財結(jié)交豪杰,但不會去填無底洞。
給國家出錢,是你李素欠他人情,還是虛無縹緲的國家欠他人情?國家都沒個代表,皇帝又不知道這事兒,錢不就白花了。
李素點點頭:“實不相瞞,如今朝廷窘迫也是實情,募兵開支本就不足數(shù),正式負責的毋丘都尉,也是能騙到多少人就騙到多少人,后續(xù)大不了軍餉軍食盡量優(yōu)待。
不過,某此番借錢糧,倒不是為了朝廷之兵——涿郡良鄉(xiāng)縣令劉玄德,當初于我有救命之恩,是他首殺中山督郵、助我出首張純反情,我故而以兄事之。
朝廷官募的兵馬多不能戰(zhàn),劉縣令為保衛(wèi)鄉(xiāng)里,才想讓我額外趁便私募些丹陽精兵,一并帶回幽州。但這些私兵便沒有朝廷撥付的安家費與軍餉、軍食了。聞賢弟家中略有存糧,特來募些軍糧,夠本部私兵北上幽州途中食用即可。至于募兵錢財,我自會找糜子仲想辦法。”
魯肅聞言,神情一度亢奮:“原來李兄與天下孝義知名的劉良鄉(xiāng),居然有如此恩誼,難怪你為他著書揚名。劉公之忠孝兩全、李兄之仗義為友,當真令人汗顏。既是為如此豪杰義士效力,自不待言——李兄可去我家糧囷,隨意任選一囷自取?!?br/> 關(guān)羽一直瞇著眼坐在旁邊,聽魯肅居然這么慷慨,也有些激動:“魯君真乃豪邁義士,關(guān)某走南闖北,尚未見豪強有如此慷慨?!?br/> 說著,關(guān)羽主動對魯肅作揖行禮。
“這位是……”
李素這才想起,一見面就提借糧,連介紹都沒介紹呢:“這位是關(guān)羽關(guān)云長,乃玄德公義弟,自雖玄德公討黃巾,每戰(zhàn)必先,勇武絕倫,累功為別部司馬。
此番南來途中,多賴關(guān)司馬殺賊護衛(wèi),為毋丘都尉一行開道——恰才所見我等馬項所掛賊人首級,皆是關(guān)司馬與典屯長率兵擊殺。”
魯肅聞言,也連忙回禮,跟關(guān)羽惺惺相惜聊了一會兒。
關(guān)羽聽說魯肅也是因為出生豪強地主、被那些詩書傳家的大族看不起、無法拜名師為師,愈發(fā)覺得投契——大家都是“有實學沒文憑”的,同是天涯淪落人??!
就好比一個大公司里,兩個不同部門的經(jīng)理,業(yè)績都不錯,手下都是名校生。偏偏他們自己不是名校生,都是一邊工作一邊學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這樣倆人湊到一塊兒,馬上就能一起喝大酒泡澡堂碰撞出火花。
糧食還沒到手呢,關(guān)羽就跟魯肅聊春秋聊得興起,約好了晚上在莊上好好喝一頓,不醉不休,然后還嘰嘰歪歪聊起兩人對一些春秋典故的大義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