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亂不動。巽而止蠱?!敖鹣s脫殼”的本意是很好理解的,寒蟬在蛻變過程時將其蟬蛻掛在枝頭,而其本體已經(jīng)脫殼而去,再也尋不到蹤跡。在軍事上,該計策主要是迷惑敵人,但又不會使得自己的友軍被欺騙到,在使得自己脫離險境后再擇機尋找擊敗敵人的方法。
公元1856年,清政府爆發(fā)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毫無意外,腐朽的清廷再次慘敗,1860年,英法聯(lián)軍逼近北京,咸豐皇帝帶著兩位老婆以及一班親信倉皇逃竄到了河北承德避暑山莊,讓自己的親弟弟恭親王奕去與英法兩國談判,毫無實權(quán)的奕只能背這個黑鍋,無奈簽訂了喪權(quán)辱國的《北京條約》,第二年,咸豐皇帝在熱河去世,他唯一的兒子載淳繼位為帝,這就是歷史上的同治皇帝,為了防止自己去世之后,某些人壟斷權(quán)力,架空自己的兒子,咸豐將自己的權(quán)利一分為二:首先,任命了八位自己信任的大臣為輔政大臣,他們分別是:大學士肅順、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額駙景壽,四位軍機大臣:杜翰、焦佑瀛、匡源、穆蔭。這里面的老大就是這位肅順同志,他們這幾位掌握了咸豐去世之后的實際權(quán)力,注意,這里面并沒有恭親王奕,咸豐一直都不信任自己的這位能力超強的弟弟。第二,為了防止這八位大臣有異心,搞架空皇帝的幺蛾子,咸豐將另外的權(quán)利賦予了自己的兩位老婆:葉赫那拉氏以及鈕祜祿氏,一人給了一個大印,不蓋章的話,上述八人的任何行政命令都是廢紙一張。
此時,輔政大臣與葉赫那拉氏以及鈕祜祿氏都在熱河行宮,從咸豐皇帝去世到辛酉政變發(fā)生,這中間的時間內(nèi),顧命八大臣犯了幾個不可饒恕的錯誤,其一,未能阻止從北京奔喪而來的奕與葉赫納拉氏、鈕祜祿氏見面,使得這三人達成了密謀;其二,未能在上述三人達成協(xié)議之后,密切監(jiān)視并切斷奕的活動,說實話,作為晚清時期最出色的皇族子弟,恭親王奕還真是有兩把刷子;其三,在大家都知道肅順等人想要爭權(quán)奪利的情況下,卻未能覺察到葉赫納拉氏的陰謀,最終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