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當(dāng)初林丫頭沒有喊村里人一起做豆腐,跟他一起的進(jìn)縣城的村里人不一定全都會幫他。畢竟家里有老有小的,傷著了也是個大問題。
人心都是向著自己的,有了共同利益以后才能一致行動
所以在家里賺了錢以后,杜大川固然開心,更多的還是對未來的擔(dān)憂。
“我知道的杜大叔!”林舒晴笑著應(yīng)道。
自從她院子里面開始做豆芽生意,也有不少來張望的,也有想往屋里闖的。
賣豆豉以后,來的更是不少。
她干脆把屋子的門給鎖了起來,托村里人做了一個木制的柜臺,擺在前面。
留下一個收錢拿貨的通道,萬一來了什么心懷不軌的人,也能及時止損。
都說山民民風(fēng)淳樸,她看不盡然。
有的獵戶拿獵物跟她換東西的,還會送她皮毛,添些小物件。
有的來換豆豉的,缺斤少兩摻上石頭,還有提前泡發(fā)增加重量的,各種奇怪的法子她都見過了。
只能說,有些人是肚子餓了為了多吃一口飯,有些人則是吃飽了想要更多。
“村里的能干活的人,我也不太清楚品行,杜大叔你得幫我多看著些?!?br/> “放心,都是一個村子的人,游手好閑愛偷懶的我肯定不讓他來干活?!倍糯蟠ㄒ荒樥?jīng)保證道。
“那就麻煩杜大叔了!”林舒晴謝道。
眼看著天冷了,大家找不到什么活計(jì)。
這會兒聽說了林舒晴家想蓋兩間新房子,還和杜大川合計(jì)著蓋個豆腐廠,立馬家里有勞動力的都去摻和著。
給的條件也很優(yōu)越,一天十二文錢,包一頓飯。
一個村子的包一頓飯其實(shí)并不是很重要,家里住得近,都可以在家里直接吃了過來。
重要的是這一天十二文的活不好找,這豆腐雖然一文錢一塊賣得貴,但是算上本錢,還有花費(fèi)的功夫。加上眾人目前還有豆腐坊里打工,沒有自己掙錢。
林家的這個活,怎么都是大家伙賺了便宜。
所以不一會兒的功夫,杜大川就把人給找齊了。
蓋新屋子,自然得把地?cái)U(kuò)大。
這年頭蓋屋子沒有什么講究,什么你占我家的多一點(diǎn),我占你家的少一點(diǎn),村里找個空地蓋間屋子就是了。
林三郎當(dāng)初從林家分出來,好的蓋房子的位置都被別人占了,所以直接找了一個寬敞的坡。
周圍相鄰的一戶都沒有,遠(yuǎn)遠(yuǎn)望去,才能看到幾戶人家,所以這林家的地方寬敞著。
眾人把原來院子的籬笆給推翻了,直接在上面開闊的地方起了個地基。
什么設(shè)計(jì)圖紙,全部都是按照林舒晴的想法來的。
林舒晴從縣城買回來的紙筆,先沒給家里念書寫字的孩子用上,她倒是自己先用著了。
找了根燒黑的小樹枝,直接在紙上畫了出來,拿給村里人看。
雖然村里人看不太懂,但大概知道要蓋什么樣的。
其次,除了這兩間屋子之外,豆腐坊也是林舒晴做主畫的圖紙。
等著豆腐廠建成以后,吃飯,干活都在這坊里,也就不用去杜家的草棚,風(fēng)吹日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