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說青龍大營鳴金之事,營內(nèi)訓(xùn)練正酣、云峰山演習(xí)正緊之時,大營之外來了一彪人馬,人數(shù)不多,約十二三人。
------------------------
為首一人,二十一、二歲年紀,頭戴黑色三山帽,身著黃色蟒袍,雙眉漆黑細長,眉尾銳細微白,一對丹鳳眼,內(nèi)勾外翹,鼻梁高挺,唇紅齒白,相貌英俊,氣質(zhì)儒雅。
(注:蟒袍,《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第四十六回:“鄭和……頭上戴一頂嵌金三山帽,身上穿一領(lǐng)簇錦蟒龍袍。”)
此人是公主府總管——梁吉,奉李秀凝公主之命來與青龍軍團匯合。
----------------------------
梁吉六歲凈身入宮,初為內(nèi)侍太監(jiān),后調(diào)進公主府,服侍公主。
他長相清秀,性情溫和,聰明睿智,且與公主年齡仿佛,主仆相處融洽。
公主好文讀書,他便伴讀;公主好武習(xí)劍,他則陪練。
公主有苦悶對他訴說,他或靜靜傾聽、或溫言撫慰。
朝夕相處十五年,公主出落得亭亭玉立、清麗俊美;他則一表人才、身形挺拔;公主氣質(zhì)知性、蘭姿蕙質(zhì),他則談吐儒雅、不失干練。
二人雖為主仆,身份懸殊,但情同兄妹、視為知己。
---------------------------
此次藍鷹帝國進貢九鳳珍珠冠,公主聽說此冠巧奪天工、樣式華美,特派梁吉率十名公主府侍衛(wèi),與青龍軍團一起護送九鳳珍珠冠入龍城。
一路之上,梁吉不乘車、不帶仆人,與侍衛(wèi)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且出手大方,對侍衛(wèi)們賞銀頗豐。
十名侍衛(wèi)在公主府時與他打過交道,感覺此位總管為人隨和、待人寬厚,對他頗有好感,此次出行,見他厚待屬下,更是死心塌地、甘效犬馬之勞。
-------------------------
饑餐渴飲、曉行夜宿,日月縱橫,來往如梭,近兩個月長途跋涉,一行人終于到了青龍大營。
梁吉不帶兵,卻飽讀兵書、喜好兵事,見青龍大營依山傍水、近陽遠陰,頗合兵書中行軍宿營之要,對馬原,這位未曾謀面的將軍,多了幾分敬意。
正值春暖花開之時,云峰山林相豐富、景色優(yōu)美;晴空萬里、白云無盡,暖風(fēng)拂面、清水依依;軍營雄峻高聳,衛(wèi)兵矯健雄壯。
梁吉久在府中,未曾遠行,初到邊關(guān),不禁脫口而出:“關(guān)頭落月橫西嶺,塞下凝云斷北荒。臨海舊來聞驃騎,尋河本自有中郎?!保ā稄能娦小诽啤ご奕冢?br/> 旁一侍衛(wèi)道:“梁總管,您這學(xué)問可真大,詩句張嘴就來啊。”
眾侍衛(wèi)皆知梁吉文采風(fēng)流、口才頗佳,既是奉承,也真心佩服。
-------------------------------
梁吉微微一笑,他雖為閹人,但自負文武雙全、不輸于人,且身居高位,盡享榮華,與公主情同手足、感情融洽,為人一世,位至于此,倒也無憾。
今到青龍大營,遠遠聞得營中兵刃相擊、萬馬奔騰、喊殺之聲、驚天動地,當(dāng)真有金戈鐵馬、氣吞萬里之勢。
正所謂:“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南園十三首·男兒何不帶吳鉤》唐·李賀)
梁吉頓覺熱血沸騰、一股沖動油然而生,真想從軍入伍、征伐四方,成就名將功業(yè)。
但轉(zhuǎn)念一想,他終歸是個閹人,縱然位高權(quán)重,也只能為一寵臣,思及此處,自覺枉為男兒,黯然神傷。
他城府頗深、喜怒無形,此等不適,也只是心中一過,隨即淡然,笑道:
“在下只顧掉書袋,倒是忘了諸位軍爺早已車馬勞頓,實在是抱歉了,走,我們趕緊入營,也好早早安歇?!?br/> ---------------------------
眾侍衛(wèi)盡管習(xí)武已久,打熬得好筋骨,但久居龍城,此等長途跋涉頗不適應(yīng),早已人困馬乏,聽得此話,皆都眉開眼笑。
一侍衛(wèi)縱馬上前,剛欲開口。
衛(wèi)兵弓弩在手,盾牌防護,大聲喝道:“來者何人?軍營重地,不得縱馬!”
有道是“宰相門前七品官”,好歹也是公主府侍衛(wèi),平日里受人尊敬慣了,何曾受過如此呵斥,那侍衛(wèi)勃然大怒:“長公主府總管梁吉大人駕到!速開寨門迎接!”
“營中正在訓(xùn)練,不得擅入!容通報主將定奪!”
那侍衛(wèi)火冒三丈:“小小衛(wèi)兵,好大的架子。竟敢擋梁總管的駕,速速開門,遲了小心你的腦袋!”
那衛(wèi)兵針鋒相對:“在下雖為衛(wèi)兵,但身負大營安危之責(zé)。在下只知將令,不知什么總管!”
眾侍衛(wèi)勃然變色,正欲發(fā)作,梁吉笑道:“聽我命令,后退三丈之外,下馬待命?!?br/> 梁吉此言一出,眾侍衛(wèi)也不好再說什么,只得老老實實退出三丈之距,下馬等候。
------------------------------
過不多時,只聽得營中鳴金之聲,營門大開,塵土飛揚,車騎將軍馬原率眾軍官前來迎接。
梁吉盡管是公主府總管,但太監(jiān)官品較低,就算皇宮敬事房大總管,也不過是四品宮。
?。ㄗⅲ呵∑吣?,即1742年,規(guī)定宮中則例:“凡宮內(nèi)等處太監(jiān)官職,從現(xiàn)今四品為定,再不加至三品、二品以至頭品。”)
馬原則不同,官拜車騎將軍、邊防軍青龍軍團總司令,堂堂正正的從一品。
按說,一個從一品軍區(qū)司令員,親自來迎接五品太監(jiān),級別不對等,且本末倒置。
------------------------------
馬原卻很清楚,太監(jiān)品級不高,但接近權(quán)力核心,有道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他們與當(dāng)權(quán)者近在咫尺,一譽成福、一謗為禍,手到擒來、輕而易舉,不可輕易得罪。
更何況,李秀凝公主乃當(dāng)今皇帝的親姐姐,姐弟倆感情頗為融洽。她的寵臣,小心相待為好。
---------------------------------
馬原下得馬來,雙手一拱:“總管遠道而來,未能遠迎,還望恕罪?!?br/> ----------------------------
梁吉見他只字不提適才之事,但親自出營迎接,倒也給足了面子,遂還禮。
他近前兩步,握住馬原之手,笑道:
“不敢當(dāng),不敢當(dāng)。
昔日將軍征戰(zhàn)疆場、血染戰(zhàn)袍、戰(zhàn)功赫赫、令人敬仰。
如今鞠躬盡瘁、戍邊多年,威震藍鷹小兒,不敢覬覦我赤龍疆土。
在下不過一閹人,得將軍之蔭護,方得享于盛世,將軍如此相待,折煞在下?!?br/> 此番話捧了馬原,貶了自身,不提之前不快,且贊賞馬原之功績。
眾侍衛(wèi)一聽,皆一挑大拇指,心說:梁總管,太會說話了。
--------------------------------
馬原聞得此言,心中一動,他并非不知梁吉要來的消息,但依然決定先以衛(wèi)兵擋駕,再親自出營迎接,前者為彰顯將兵有法、軍中威信,后者為以禮相待、屈高就下。
此番看似前倨后恭,實為馬原既不愿得罪,也不想卑躬屈膝;所以,既劃明底線,也給了面子。
如今,梁吉不為衛(wèi)兵所阻而怒,且謙遜溫言、彬彬有禮,反倒令馬原有些慚愧,但他久經(jīng)世故,豈會因一言,就輕信于人,心說:
此子頗有城府,不妨繼續(xù)觀察,聽其言而觀其行。
--------------------------------------
馬原亦緊握梁吉雙手,笑道:“久聞梁總管大名,禮賢下士,恭己待人,如今得見,名不虛傳,與總管相交,如飲佳釀?!?br/> 說完,轉(zhuǎn)身一揮手,軍官們見此,連忙分列兩側(cè),整齊跪倒,齊聲說道:“請總管入營?!?br/> 馬原回身,朝梁吉做出請的手勢:“總管,請?!?br/> ---------------------------------
梁吉、侍衛(wèi)隨之入營,見眾軍分列兩側(cè),人數(shù)雖少,然軍容整齊,靜如山岳,屹立風(fēng)中,紋絲不動,心中不禁暗贊:
久聞青龍軍團軍紀嚴明、精銳之師,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
進得中軍大帳,馬原請梁吉上座,梁吉遜謝,推辭再三,堅持強賓不壓主。
馬原見其意甚誠,不再推辭,坐上主將之位點將:“李真、霍青安在?”
二人應(yīng)聲出列:“末將在!”
------------------------------
列位看官,前文書說過,此二位與云峰山訓(xùn)練,突聞鳴金集合,連忙整軍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