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從皇宮出來,想著李旦的優(yōu)柔寡斷那模棱兩可不知所謂的回答,心中極是煩悶。
對于洞徹人心,太平公主自問遠(yuǎn)勝李旦、李隆基,也因如此,在這混亂的局勢里,她永遠(yuǎn)掌握著先機(jī),永遠(yuǎn)能夠壓制住李隆基一籌。
李旦當(dāng)初將皇位讓給李隆基,太平一黨,人人自危。太平公主卻敏銳的察覺到李旦并非誠心交出皇位,而是覺得他們姑侄斗法的厲害,而李隆基勢力又遠(yuǎn)不及她強(qiáng)大……李旦作為武則天的兒子,自幼孤苦,親身體會兄弟一個個為母親所除,幾近滅門。對于親情極為重視,舍不得為難自己這個親妹妹,又不忍見自己兒子給欺負(fù)的太慘。兒子與妹妹之間,終究是兒子要親一些。這才帶著幾分不得已的交出了皇位,希望幫襯李隆基一把,李隆基因此當(dāng)上了大唐皇帝。
太平公主便抓住了李旦心中的那幾分不甘,說動了李旦以太上皇的身份主事,挽回了敗局。
一直以來,李旦都偏向李隆基的,太平公主也沒多大辦法,畢竟這是親兒子與親妹妹之間的選擇,幾乎不會有人選妹妹。直到宰相劉幽求意圖兵諫,太平公主果斷的利用起來,牽累李隆基。
李旦能夠在武則天的淫威下,明哲保身,從而一舉擊潰武氏、韋氏專權(quán),也非等閑之輩。也看出了劉幽求意不在他,但是劉幽求一但成功,太平誅服,他也將如李淵一般失去人生自由。李隆基因“兵諫”犯了李旦心中大忌,致使原本一直偏向兒子的心,偏向了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趁勢說動李旦廢立,依照原定計劃,只要李隆基出巡邊疆,離開長安,他們便行廢立之事??墒鞘碌疆?dāng)頭,李旦又開始猶豫不決了。
這種小家子氣的做法,太平公主實在不快,她又不能逼得太狠,免得起了反效果,只能想別的途徑。
回到府邸,太平公主得知盧藏用與裴旻求見……
太平公主怔了怔道:“他們是一起來的?”
管事恭敬的道:“盧大人先來一步,裴公子晚來一些。盧大人在東客殿,裴公子在西客殿?!?br/> 太平公主想了想道:“去西客殿!”
當(dāng)太平公主抵達(dá)西客殿的時候,裴旻正在翻著《孫子兵法》,這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博大精深。裴旻在二十一世紀(jì)的時候看不怎么看的懂,來到唐朝,文化漸長,漸漸看的明白了,逐字逐句的推敲,越看越有滋味。直到太平公主從殿外走進(jìn)來,方才察覺,忙起身問好。
太平公主走到上首,讓他一旁入座,鳳眼兒瞧著他道:“吏部復(fù)考降至,此來找本宮,可是想好了去處?”
裴旻頷首道:“回長公主,確實想好了。兵部比較適合我,我打算去兵部任職?!?br/> 太平公主看了一眼他手上的《孫子兵法》,笑道:“以兵部為起點,你的野心倒是不小?!?br/> 裴旻趕忙搖著頭道:“長公主可說錯了,是雄心,可不是什么野心。不想當(dāng)將軍的兵不是好兵,我還年輕,不拼一拼哪里對得起大好年華。有一句詩不是也說,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能夠進(jìn)入兵部學(xué)習(xí),對未來必定大有益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