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數(shù)日,李績架御鶴羽幾乎轉(zhuǎn)遍了聞廣峰周邊,即使穿越到這個世界五年,也算走過千山萬水,他也不禁為崤山之美,之壯,之炫,之奇而深深觸動。
這是一個風格多變的福地,可不僅僅只有雪原,也有清泉流水,也有四季花開的山谷,也有幽深寧靜的湖畔,也有蒼松翠柏,溪徑通幽。。。如果只是選個環(huán)境幽雅的洞府,符合李績審美的地方無數(shù),但他沒辦法,他需要的不是這個。
如果一定要挑個不足,那么整個崤山內(nèi)三峰周圍,最大的不足便是——冷清;是真沒人啊,李績架鶴羽飛行了三天,在聞廣峰周邊勘查地形,竟然沒有遇到一個劍修,一個都沒有。。。李績寂寞的在這片天地間飛行,孤獨的仿佛整個世界就剩下他一個人,這種感覺,就連一直習慣獨來獨往的他都有些承受不住。
其實在聞廣峰安魂堂,他就隱隱約約的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作為一個新入門的弟子,他沒有資格接觸門派一些核心的秘密,比如修士人數(shù)?軒轅劍派到底有多少修士?內(nèi)劍多少?外劍多少?金丹多少?元嬰多少?。。。外劍一脈暫且不提,只說內(nèi)劍,憑一名理科生的本能,在安魂堂略一估算,便知有魂燈二百二十余盞上下,這只是金丹以下的人數(shù),金丹以上?用屁股想,也能猜出只有更少。。。
寒蟬道人曾經(jīng)和他聊起過,大象真人對這一屆新入內(nèi)劍的人數(shù)很滿意,認為是數(shù)百年來收獲比較大的年份,由此可見,每年能加入內(nèi)劍的,恐怕也就在二,三人之間;修士不成金丹,壽數(shù)大約便在二百余歲左右,比如外劍的黃道人,內(nèi)劍的凌虛道人,都已走到這個最后的年輪;以二百年論,每年二,三名新人,就是五百名左右,而魂燈卻只二百二十盞,這說明了什么?
斗劍爭鋒,修煉失敗,探索身死,游歷無蹤,任務(wù)意外,門派間的較量等等,都是修士道途上的一座座鬼門關(guān),尤其是以戰(zhàn)斗為核心大道的劍修,五成多的死傷概率,多?還是少?
高境界劍修不提,那都是神龍不見首尾之輩;只這二百余筑基,融合,心動修士分布在遼闊的內(nèi)三峰周圍數(shù)千里范圍內(nèi),你能見到幾個?更休論這些人中,有一小半都一直游歷在外,一部分負責三峰各殿堂職司,一部分埋頭苦修。。。內(nèi)劍一脈之冷清,可見一斑。。。
更要命的是,軒轅大帝祖訓,山門重地,嚴禁凡人入內(nèi),這是苦修一系的基本原則。想奴仆成群?前呼后擁?高堂廣廈?妻妾成群?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做夢去吧。。。無論內(nèi)劍外劍哪一脈,修士便只孤獨一人,修行,生活全憑自己;修練結(jié)束后沒有飯吃?那就餓死吧;沒有熱水沐?。磕蔷团K死吧,可沒人來侍候你。。。
軒轅劍派的這些規(guī)矩,也曾讓很多有天賦的人才流失,但留下來的,莫不是心志堅韌之輩。。。軒轅劍派的總體修士人數(shù),哪怕包括外劍一脈在內(nèi),在整個青空大世界中,都排倒數(shù)。。。但上萬年來,軒轅劍出,青空大世界,又有哪個門派敢于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