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滁州之戰(zhàn)打響同一天,京營第二軍終于撤回了www..lā
之前這個軍已經(jīng)打到了醴陵,因為北軍南下不得不放棄繼續(xù)向長沙的進攻,然后全速后撤回防南京,但回撤途中三萬原本王允成部的降軍兵變,原本奪回的袁州再次落到了左夢庚的手中。緊接著就是桂王在衡陽稱帝,王之仁在江西巡撫郭都賢苦求下不得不又留下一個旅幫他保衛(wèi)南昌,畢竟南昌丟了的話,整個江西也就基本上歸桂王了,而且撫州的益王,饒州的淮王都蠢蠢欲動,南昌的確也必須得有人駐守。
最終這個軍只回來了一萬三千人。
不過都是真正的精銳。
畢竟不同于京營另外兩個軍,他們是從戰(zhàn)場上回來的,雖然因為戰(zhàn)斗和疫病減員兩千,但戰(zhàn)斗力是絕對堪稱此時明軍最強。
他們解決了楊慶后顧之憂。
緊接著楊慶以第二軍兩個旅接管南京的城防,和守衛(wèi)皇宮的稅警隊組成兩重防線,再加上錦衣衛(wèi)在南京城內(nèi)充當事實上的憲兵,整個南京被楊慶牢牢抓在手中,再也不用擔心有人突然夜襲皇宮……
當然,理論上也不會有了。
那些文官在確定利益分配后,應該暫時不會搞事情了,畢竟外面還有李自成的大軍壓境。
隨后楊慶率軍渡江北上。
不過不是去迎戰(zhàn)李自成,這時候李自成其實剛到東平,老李帶著新皇帝朱慈烺和文武百官肯定是得沿著運河進軍的,除了運河其他路線也不可能支撐他事實上總計二十萬人馬沿途的軍需。而且淮安和高郵已經(jīng)在他們的手中了,那么只需要攻破揚州就能直搗南京,此前牛萬才和投降的柏永馥合兵六萬下高郵,和揚州的黃蜚隔著一百里對峙,等的就是李自成的大軍到達,然后合兵二十六萬強攻揚州打開這條通道。
接下來李自成肯定把朱慈烺留在徐州,自己率領大軍南下為新君清宮。
楊慶不準備北上反攻高郵淮安然后迎戰(zhàn)于清口。
他能夠動用的兵力就這么點,如果北上迎戰(zhàn),最多也就是帶著黃蜚的那總共四萬人,其他的都不敢也沒法動。
京營第一軍和高杰部加起來五萬人被包圍在盱眙……
這一點上高杰值得肯定。
雖然楊慶坑過他,把他在南京軟禁了好幾個月,但因為有他送給李自成的那頂綠帽子,他還是對大明無怨無悔的,他和方國安兩人在盱眙頂住了高一功十幾萬人的進攻,而且那十幾萬里還有原本他的部下,總之他們那里守得可以說不動如山,而且還是在沒有任何外部補給的情況下。
高一功是包圍了盱眙,沒有人能把物資送進城內(nèi)。
而曹友義堅守合肥。
實際上他的三萬人被黨守素和張鼐的六萬順軍分割開,他帶著兩萬人在合肥固守,副將吳國貴率領一萬從大別山防線撤回的退入六安,原本屯田區(qū)的遼民要么躲進大別山各寨要么跟隨他們被困在這兩城。曹友義還能有巢湖上的水運補給,吳國貴就只能孤軍奮戰(zhàn)了,不過得利于二十萬遼民的軍事化管理和訓練,他們那里倒是都沒什么危險,畢竟那二十萬遼民就連女人都會用弩和火槍,事實上他們那是真正全民皆兵。
而且那里不是順軍的主攻方向。
上游的黃得功同樣處境不妙。
他那里就算是順軍的主攻方向之一了。
這時候漢陽已經(jīng)失守。
他那里面對田見秀和金聲桓的二十萬聯(lián)軍,但他的本部只有馬得功和田雄的三萬多人,剩下全是在武昌接手的左良玉舊部,這些人跟著他打順風仗可以,但真要面對生死存亡的關(guān)頭,賣他估計也不會有什么心理負擔,漢陽守軍就是這樣迅速投降的。
現(xiàn)在黃得功全仗著那些神威無敵大將軍炮。
他辛辛苦苦把這些堪稱大明之國崩的巨炮架在了蛇山,不但周圍進攻的順軍大炮全在其射程覆蓋下,甚至都能夠跨江直接轟擊北岸,給順軍炮兵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當然,也就僅此而已了,畢竟那炮管是有壽命的,只能在關(guān)鍵時候使用一下,想靠它們打退二十萬順軍仍舊不可能。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馬進忠沒有投降。
退守荊州的馬進忠甚至主動向潛江反攻襲擾順軍漢江航運線,但兩人一東一西也只能說是勉強支撐著自保而已。
張名振所部已經(jīng)徹底放棄了對長沙的進攻回援武昌。
他的水師還是很有優(yōu)勢。
但也不好說,因為田見秀也同樣有水師,此前順軍在他們控制的光化大量建造戰(zhàn)船,本來就是為以后長江上水戰(zhàn)準備,襄陽到手后這些戰(zhàn)船沿漢江南下,雖然武昌的大炮鎖斷長江它們過不去上游,但從漢江進長江又不是說非走漢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