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
“回去喝茶!”
楊慶很干脆地對高得捷說道。
“呃?”
高得捷有些意外地看著他,很顯然這不符合楊爵爺風(fēng)格,以這位爺?shù)钠怆y道不是應(yīng)該掄起大棒一頓狂砸嗎?這怎么換風(fēng)格了?難道他對這些秀才們還有什么尊重?
“史可法來迎駕了!”
楊慶拍了拍他肩膀說道。
的確,史可法率領(lǐng)南京群臣已經(jīng)到達揚州迎駕,他們原本應(yīng)該在那里等待崇禎的到達,但皇帝陛下和錦衣衛(wèi)在高郵遭到鬧事的青蟲阻擋,那他身為首輔就得來解決了,他如果連這點小事都不能解決,那這個首輔也就干脆別干了!
話說下馬威應(yīng)該不是史可法的意思。
這一點楊慶可以確定!
倒不是說因為史可法的歷史形象,事實上他的歷史形象除了揚州殉國也就沒有別的了,而是因為這個人相對比較迂腐。
或者說他有點讀書讀傻了。
這一點從原本歷史上皇位之爭可以看出,盡管事實上的東林黨首領(lǐng)水太涼堅決反對,但實際主持南京六部的史可法還是尊重了皇位的繼承規(guī)矩,選擇了東林黨也就是他本身所屬的這個政治勢力所反對的福王。然后就算弘光繼位后他受到受到排擠,也只是到揚州督師以示回避來對待,這是一個因循規(guī)則,沒有膽量打破規(guī)則的人,簡單點說就是他嚴格遵守那些倫理綱常的東西,所以揚州失守他也選擇了最符合倫理綱常的自殺以殉主。
這樣的人不會玩這個的。
他或許會在崇禎面前死諫,但他不會對崇禎玩這種陰謀。
當(dāng)然,這并不妨礙楊慶坑他,事實上接下來史可法將是他的主要政敵,把史可法搞下去符合他的利益,大不了搞下去后,給這個南明的標(biāo)志性悲情人物一個安享晚年的下場。現(xiàn)在既然南方士紳要給崇禎來一個下馬威,那就反將一軍好了,如果史可法這個老東林和江南士紳心目中理想的首輔解決不好這個麻煩,那么崇禎就把他干脆撤職,連這個都處理不好,那要你這個首輔何用?
“去,讓人準(zhǔn)備酒菜,還有那池子里魚都挺肥的,我看見還有幾只鹿,那咱們就別客氣了,弄些木炭架起烤架,讓兄弟們該吃的吃該喝的喝,再讓王家那幾個姬妾唱個小曲,咱們也算偷得浮生半日閑了?!?br/> 楊慶說道。
“卑職這就去辦!”
高得捷立刻眉開眼笑地說道。
楊慶揮手讓他離開,然后看了看對面那些愕然的青蟲們,緊接著也轉(zhuǎn)身走回王家大門,順手拉過了旁邊一個哆哆嗦嗦的少女,在她驚恐的尖叫聲中身后大門被兩名錦衣衛(wèi)關(guān)上了,留給外面那些青蟲的最后畫面,是他囂張地把人家摟在懷里。
怒罵聲立刻在門外響起。
門內(nèi)的楊慶起頭看著旁邊俯瞰整個蝶園的奎樓上,那里一個五六十歲的文士正在用望遠鏡窺視他。
他向著對方露出xie惡笑容。
緊接著他豎起中指,就在對方愕然的目光中,把那少女扛在肩頭大笑一聲向前面的房間走去……
崇禎得到報告后,迅速明白了楊慶的意圖,同樣也明白了這件事背后隱藏的東西,這的確就是一個針對他的下馬威,既然這樣那就反將一軍好了。原本已經(jīng)準(zhǔn)備前往揚州的龍舟被崇禎叫停,高郵士民阻圣駕,這龍舟還怎么往前走?高郵士民阻圣駕難道是揚州百姓不歡迎圣駕?揚州百姓不歡迎圣駕,難道是江南百姓都不歡迎朕幸南京?朕很惶恐啊,朕也很不安啊,為什么江南百姓不歡迎朕呢?朕很迷惑啊,所以朕暫時不走了,在不搞明白江南百姓歡迎不歡迎這個問題之前朕也沒法走了,朕總不能逆民意而行硬要去南京吧?
實在不行朕也就只好去鳳陽去跟老祖宗們一起混了!
然后南京群臣匆忙趕到。
首輔史可法,除了隨駕而來的吏部尚書張慎言以外,剩下南京的戶部尚書高弘圖,禮部尚書顧錫疇,接史可法的兵部尚書張國維,刑部尚書解學(xué)龍,工部尚書程注全部到達,另外還有其他一些官員及南京的一幫勛貴,如劉孔昭之類。這里面除了高弘圖籍貫?zāi)z州算北方人,其他全都是南方的,顧錫疇昆山,原本歷史上沒投降,被一個總兵以私怨所殺。張國維東陽,魯王兵敗后自殺殉國,解學(xué)龍興化,南京城破投長江自殺,程注湖北孝感,可以說這個朝廷給足了江浙士紳面子,足有一半是南直隸和浙江的。而史可法雖然是北方人,但他是當(dāng)年東林黨旗幟左光斗的門生,完全可以算江浙士紳自己人了,也就是說包括首輔在內(nèi)他們掌握朝政絕對優(yōu)勢。
這個面子給的的確足,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