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堿!純堿!純堿!為什么其他穿越的男主角一天內就能燒出玻璃?!我不服!”
????作為京城大學化學系研究生的劉徹仰天長嘯道,事實證明,光燒石頭是燒不出玻璃的。
????好吧,不得不說,新中國素質教育下的產物往往是高分低能,至少劉徹就是其中一個悲催的產物。玻璃的輔助原料包括澄清劑、助熔劑、**濁劑、著色劑、脫色劑、氧化劑和還原劑等,現(xiàn)在一概沒有,劉徹想不出也沒心情去想該怎么弄出來,只好先試著燒制劣質玻璃。
????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純堿、石灰石和長石,其中只有純堿最難搞。純堿,就是碳酸鈉,俗名蘇打。
????為了搞到純堿,劉徹又昏睡了整整一天,查找相關的資料。
????天然的礦物堿主要來自堿湖和固體堿礦。它們是最主要的天然堿資源。通常所說的天然堿,是指主要化學成分為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一類礦物。
????后世中國,以內蒙古的堿湖最多,藏省高原是現(xiàn)代鹽堿湖的集中地。地處中原的南襄盆地是古代天然堿的重要產地。
????劉徹郁悶了,在西漢,后世的內蒙古還在匈奴手里呢。至于南襄盆地,是在梁王劉武手中。老天爺這不是玩人嗎?!
????值得慶幸的是,許多植物體內含有碳酸鉀和碳酸鈉,當它們腐爛或被燒成灰燼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鈉,其質量分數(shù)高達30%。明朝醫(y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寫到:“采蒿蓼之屬,曬干,燒灰,以原水淋汁?!?br/>
????農村歷來將柴草燒后的草木灰叫作小灰(石灰稱為大灰),放在筐子中經水淋,可得灰水,其中含有鉀堿,俗名草堿。洗滌衣物就是利用它的強堿姓。有些植物,特別是生長在鹽堿地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較多的鈉離子。用它們燒成的灰含有較多的堿(碳酸鈉)。
????好吧,找來草木灰后,原料算是齊了。
????將塊狀原料(石英砂、純堿、石灰石、長石等)粉碎,使潮濕原料干燥。隨后為了保證玻璃質量,劉徹還專門找來磁石,對原料進行了除鐵處理。當然了,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除鐵處理,只是劉徹為其接受的二十多素質教育找點面子。
????到燒制階段有遇上大問題了,溫度需要達到1500度以上,少府的青銅作坊熔煉溫度不過1000度,由于冶煉爐的溫度大約是1100度。哪怕是經過劉徹增加的鼓風設備,也不過1200多度。
????太悲哀了!造個玻璃都需要全面提升社會技術等級,怪不得后世新中國要搞航母,這可是帶動整個國防產業(yè)技術發(fā)展的東東。
????好吧,不能用煤和木炭了。劉徹作為全大漢科技水平的頂尖代表人物,決定親自在少府內制作焦炭。
????煙煤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到950-1050℃,經過干燥、熱解、熔融、粘結、固化、收縮等階段最終制成焦炭,這一過程叫高溫煉焦(高溫干餾)。
????煤,漢代的人認為是“天火劫燒之灰”,稱為“石炭”,煤炭已成為冶鐵業(yè)的燃料。在長安城外數(shù)十里處,就有一處煤窯,所以劉徹倒是不擔心材料來源問題。
????至于技術方面,劉徹找到了唐朝就出現(xiàn)的土法煉焦技術。
????劉徹蠻橫的占用了少府燒制陶器用的一個爐窯(他不敢占有瓷器窯口,會被皇帝老爹打死),沿著窯室側壁開挖了導火道,指揮著下人把一車車黑乎乎的石炭放進窯內
????當少府的少監(jiān)(二把手)陳央看到大變樣的陶窖,差點沒噴出一口血來,覺得腦袋已經不在自己的脖子上了。要重新修葺這個爐窯,少不得要幾天工夫。年首快到了,陳央負責宮中各種器物的制備,如今少了個爐窯,到時交不了差可怎么辦?
????急不可耐的劉徹可沒心情搭理他,作為京城大學的雙料碩士,劉徹是個小天才,天才往往是偏執(zhí)的,特別是專注于某件事情時,天才就會變成瘋子。他親自艸刀,借助窯爐邊墻的點火孔點上火,將堆放在窯內的煉焦煤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