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式坦克的研制開發(fā)我一直希望能夠在9月份之前完成,但目前看來,不但整體進度讓人失望,目前的設計思路和細節(jié)也讓我沒法接受。首先,他們大大超重了,4月份第一次展示時我就多次目睹他們陷入泥潭而動彈不得的窘迫,5個月之后依然還是老問題。”霍夫曼的語氣很嚴厲,“問題出在哪里呢?出在你們根本不理解這輛坦克的定位與要求,6號坦克做為一輛突破坦克,他最大也是最關鍵的使命是反坦克作戰(zhàn),所以他不需要目前這么多的備彈量?!?br/>
????軍備部對東線坦克戰(zhàn)有過統(tǒng)計,一次戰(zhàn)斗中一輛坦克平均消耗的炮彈在30-40發(fā),最高在60發(fā)左右,這還是因為伴隨作戰(zhàn)時為了掩護步兵進攻而發(fā)射榴彈所產(chǎn)生的。作為突破坦克,92發(fā)備彈量對虎式而言其實是遠遠過剩了,要知道同級別的is-1重型坦克裝備85mm火炮,備彈量是59發(fā),is-2裝備了122mm火炮,備彈量只有區(qū)區(qū)28發(fā)。這些數(shù)據(jù)德國設計師不清楚,霍夫曼卻知道得一清二楚。
????“虎式有60發(fā)左右的備彈量就足夠了,削減彈藥數(shù)量之后,車內(nèi)空間也不需要那么多。”霍夫曼走上抬去,順手用教鞭指了指黑板上懸掛著的保時捷原型車圖樣說道,“雖然保時捷博士的設計仍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有一點我認為值得肯定,在搭載同樣的火炮和成員組情況下,他設計的車寬只有3.3米,而亨舍爾的車寬卻是3.7米,為了這加寬的0.4米,我們不但要付出幾噸重的防御裝甲,還要承擔使用兩種履帶和三重交錯負重輪的后果,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另外,我能接受車輛前裝甲厚度略微削弱一點的設計,不需要110mm,有100mm也可以了,防御力提升完全可以通過變換傾斜角度來實現(xiàn)——俄國人在t-34身上就是這么干的,其他部位的裝甲厚度可以維持現(xiàn)有數(shù)據(jù)不做變動?!?br/>
????保時捷博士對此點頭表示首肯,元首剛才的話總算讓他扳回了一些面子。
????托馬勒上校和艾博安教授交換了一下意見以后說道:“我的元首,如果按照您的尺寸要求和備彈數(shù)量,再加上裝甲厚度的減少和傾斜角的調(diào)整,我們認為修改后的車輛寬度可控制在3.2-3.25米之間,高度可以下降到2.9米以下,考慮到防御裝甲相應減少和重量下降,還可以簡化懸掛設計并去除最外側(cè)那一重負重輪的設計,那樣對地面的單位面積壓強能基本維持原設計??傮w而言,我們認為可以將重量控制在50噸以內(nèi)……或許還可以提升最大行駛速度?!?br/>
????“38公里的設計時速我認為足以了,可靠些才是我們首要思考的問題,50噸的總重量還不行,請你們務必控制在48噸以內(nèi)……”霍夫曼在心里能夠接受50噸的重量,但他知道德國設計師愛超重的脾氣,所以又留了2噸的余地。
????“同樣的道理,相應的設計調(diào)整還可以應用于5號坦克?!奔热?號已被命名了虎式,5號也被霍夫曼賦予了豹式的代號。雖然豹式不是這次會議討論的主要對象,但他顯然對豹式的設計也很不滿意。現(xiàn)有設計顯示,豹式將采用860mm直徑的負重輪,再加上為了保證機動性而采用的雙扭桿懸掛系統(tǒng)使車高過于夸張,達到了2.99米,不但遠超4號坦克的2.65-2.68米的車高,甚至超過了虎式2.93米的車高——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按照霍夫曼的要求,豹式坦克同樣需要削減備彈量并做減重處理,同時必須采用與虎式一樣的負重輪與履帶——這在戰(zhàn)場上可以便利維護,豹式的車體也過長,需要進行縮減,霍夫曼考慮了一番,4號坦克是6對負重輪,虎式是8對負重輪,在重量介于兩者之間的豹式理想便是采用7對負重輪。在確保機動性的前提下,由于重量已減輕,車體也相應縮小,單扭桿加大彈簧的懸掛系統(tǒng)足以代替原有的雙扭桿設計,不但可以減少懸掛系統(tǒng)所占的空間,還能提高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