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是個好天色,蜀地這里一過了年節(jié),便一天趕著一天的暖和,本來就不甚寒冷,過了年之后這段日子又越發(fā)的暖了起來,往遠看去,遠山之上已然能看到草色了。
李玄他們一行人兩騎兩車便在城北門口候著,不多時便看到江嵐一身素色短衣騎馬到了,身后還跟著二十多名精悍的軍士,拉著一輛小馬車,看大小估計不是坐人的,大約拉著些沿路的用度之類。
自昨日之后,江嵐恢復了女裝,眉眼間少了些凌厲的氣息,多了些女孩子的柔和神態(tài),遠遠看到他們也自高興,揮著手便提馬上前相見。
她隨行有二十余人的衛(wèi)隊,這對于李玄來說是個好消息,本來還怕她只身前來,雙方關系不好處理,既然她帶著隨行衛(wèi)隊,便能放心讓她歇著了。
對于女孩子,李玄一貫都是狠不起心來的,雖然昨日初始,江嵐與葉蕓兒之間有了些許不愉快,但他卻也不能就讓人家一個女兒家跟自己一樣,全程騎馬。
倒是葉蕓兒心也頗大,頭一晚就交代李玄,若是明天見了江嵐便邀她共同乘車。
想到這里,李玄與這位豪情不讓須眉的女校官打過招呼之后,便正式邀請她去葉蕓兒車內歇著,畢竟還是女孩子們坐在一起更有話聊。
若是放在以前,江嵐定然會直接拒絕,與李玄他們一同乘馬而行,但有過昨日心態(tài)的轉變之后,卻含笑應了下來。
至于女兒家們在馬車內說些什么閨中密話,就不得而知了。
大略安排了一下江嵐帶來的隨行衛(wèi)隊,對方的衛(wèi)隊長是個性子十分溫和的中年人。
雖然他也曾在校場觀戰(zhàn),知道自家這位校官曾被這李玄打到大哭一場,但軍中之人向來崇拜強者,雖有國籍之別讓他存著一層戒備,但卻并不抵觸李玄的安排。
反正這一路雙方是友非敵,眼看江嵐與李玄他們一行人的關系越走越近,這位衛(wèi)隊長也樂得順著江嵐的心意做事。
一切安排妥當,李玄回首望了望這座不大卻也不小的卞東城,雙腿一夾馬腹,輕快上路,手上馬鞭微揚,身后的車隊和護衛(wèi)們也列陣在側一同隨行。
沿路越是往隆中方向去,蜀地的景色便越多青翠,雖然地理位置險峻又兼之交通不便,使得蜀國與外界通商艱難,但上天有好生之德,又偏偏讓此地物產(chǎn)極為豐富。
沿路不斷看到山梁溝壑之間奇跡般開拓出來的農(nóng)田,李玄饒有興致地將之盡收眼底。
大唐作為大荒中央之國,自然也是物產(chǎn)豐富、地大物博的。
但即便富饒如大唐,也不可避免地年年都會出現(xiàn)災荒與伴生的流民。
曾經(jīng)在大唐的歲月,李玄見過無數(shù)流民,尤其是在年景不好的時候,底層民眾一旦受災,則流離失所,易子而食、插標賣女這種事情簡直再常見不過了。
如今來到蜀地,看到這里雖然不似大唐一般雍容大氣,但山川險峻之間,自有一股子蜀人吃苦耐勞、不甘于人的生氣。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也許正是這樣險峻的環(huán)境,才造就出蜀人堅韌不拔、要強好斗的性格。
往前趕了幾日,李玄日日觀察,這才慢慢體會到蜀地生活的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