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橋慎集中注意力。
聽著高橋健講述“四條流庖丁道”。
“‘四條流庖丁道’的創(chuàng)始人,是平安時代的四條司家。
“四條司家的第四十一代傳人,四條隆彥曾經(jīng)說過:
“‘日本料理有一條原則,料理的美味程度,不能超過食材原有的滋味?!?br/> 高橋健舉起新鮮的蘆筍,十分滿意地欣賞起來。
這種吃貨國的常見食材,在日本卻成了相當奢侈的“山之幸”。
畢竟是一根胡蘿卜賣十四塊錢的國家??!
“我們常說‘旬的食材’,所謂‘旬’,就是指最適合品嘗一種食材的季節(jié)。
“六月份,就是最適合吃天然生長的蘆筍的季節(jié)啊。”
說實話,高橋健品鑒蘆筍時的表情特別自豪。
他在觀察高橋慎時,眼神總是欣喜之中帶著一絲焦慮、一絲懷疑。
但到了品鑒上好的食材的時候。
那表情就是純粹的贊嘆。
放在動漫里,就是周身散發(fā)出金色的光芒,眼睛上炸出兩顆桃心......
“所以要怎么烹飪蘆筍呢?”
高橋慎適時捧哏道。
“啊,這個嘛......
“對食材最大的尊重,就是刺身啊?!?br/> 高橋健的表情逐漸恢復平靜,他拿起蘆筍,放到水池中認真地清洗起來。
“刺身?是要生吃嗎?”
高橋慎開口前檢索了兩遍原主的記憶。
卻發(fā)現(xiàn)這家伙長這么大,也沒有機會吃一次蘆筍刺身。
畢竟在島國這實在是太貴了。
“那些游客可都不是日本人誒,會不會吃不習慣???”
高橋慎在廚房門前看了一眼,發(fā)現(xiàn)慕名前來的旅行團并未散去。
他們在先斗町走走逛逛,似乎下定決心要在吉兆屋吃飯了。
蘆筍刺身并不便宜,高橋慎也不想坑上輩子的老鄉(xiāng),因此小心地向高橋健提出建議。
“小子,放心啦,是要用開水燙過一遍的?!?br/> 高橋健說著拿起菜刀,小心翼翼地給蘆筍削皮。
對于傳統(tǒng)的日本廚師而言,廚房刀具有著極為細致的分工。
一位懷石料理廚師,可以同時擁有三十把不同功能的菜刀。
不過,隨著烹飪程序簡化。
到了高橋健這種市井小廚,菜刀的種類也精簡了許多。
說是種類變少了,但實際上更加考驗廚師的技藝。
高橋健手中的菜刀,足有二十厘米長、十厘米寬。
他手中的蘆筍,卻纖細得宛如筆桿。
即使體積差異如此明顯,高橋健還是運刀如飛。
粗拙的菜刀在他手里就像是篆刻刀一般,精細流暢地雕琢出蘆筍的線條。
他不僅準確地削除了蘆筍的表皮。
關鍵是將削去部分的厚度控制在了一張紙的厚度,完美地避免了浪費。
“如果不是十分熟悉,我肯定會以為他也是守秘人......
“而且還是‘廚師’途徑的高序列......”
即使擁有了刀法專精的靈性力量。
高橋慎還是被這一手絕活驚得瞋目結舌。
他撿起削落的蘆筍外皮,厚度均勻,隱隱透光!
清理完畢蘆筍的外皮,高橋健燒開一鍋沸水,準備將蘆筍放入其中。
這一過程看起來簡單,實際上頗為考驗烹飪者的功力。
蘆葦在開水中一燙,轉眼就從翠綠變成了深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