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賞賜下來了,秦王被封天策上將,在洛陽建立天策將軍府。其余將士也論功行賞,老爹已經(jīng)是宿國公,此次并沒有加官進爵,只是賞賜了豐厚的財帛。
都在程處弼的預料之中,和歷史上沒有什么差別,因此程處弼并不關(guān)心。
最近程處弼一直在想著建立大唐的科學體系。因為要避免千年后的遺憾,不是程處弼搞幾個發(fā)明就能解決的。
必須建立起完整的科學體系,才能讓大唐穩(wěn)步向前。永遠走在世界前面,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
數(shù)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自己就從數(shù)學開始吧!
程處弼搜索從小學到大學的數(shù)學教材,篩選后逐一抄錄。將來便可直接作為教材使用。
作為書童的張勇負責將程處弼抄錄的數(shù)學教材再抄錄數(shù)份,以備推廣。
同時也成了第一個學習程氏數(shù)學的人,后來被公認為程處弼的大弟子。只是張勇自己一直以程處弼的書童自居。
開始時張勇不懂程處弼寫的是什么。不是詩或者經(jīng)的形式就算了,那些奇奇怪怪的符號是什么?根本就不是字好嗎?
可是隨著程處弼的講解,往后難度增加,逐漸變得高深,張勇便深深的愛上了數(shù)學。
不同于詩或者經(jīng),數(shù)學的邏輯性太強了,又和生活息息相關(guān)。程處弼所寫的知識都可在生活中一一驗證,張勇覺得程處弼為自己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而且張勇的內(nèi)心是震驚的。因為程處弼雖然是在百度搜索,然后抄錄,可別人并不知道。在別人眼里就是不到兩歲的程處弼在著書,張勇自然也是這樣認為的。
不到兩歲就開始著書,什么人才能做得出來?
程處弼的內(nèi)心也是震驚的。自己只是為張勇講解了數(shù)學的基礎部分,張勇就完全自學了。短短一個月就自學到高中的函數(shù)部分了,自己這是找了一個什么書童?
這要是生在后世,清北都會搶著召好嗎?就是不知道以后能不能證明一下“一加二”,得出一個張氏定理。
在整理教材之余,程處弼讓程波制作了大唐的第一把算盤。
在沒有電的時代,算盤無疑是一大計算神器。后世五六十年代的科學家就是靠算盤計算大量數(shù)據(jù),制作出核武器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
而且算盤制作簡單,一般的木匠便可完成。程處弼自然不會忘了這個計算神器。
擺弄了一陣,熟悉了算盤的使用方法后程處弼帶上一把算盤前往秦王府,準備獻給秦王。
其實程處弼前世小學時學過算盤的使用,只是時間太久生疏了,是以要熟悉一下。不然自己將算盤拿出來,卻不會用那就尷尬了!
李世民正在檢查李承乾的學業(yè),為了長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從虎牢關(guān)凱旋歸來李世民便請了當代大儒為其啟蒙。
可是李承乾的學業(yè)卻不盡人意,啟蒙兩個月了,連千字文都背不完。李世民氣的有些肝疼,拿起戒尺抽打李承乾手心,只愿李承乾能夠長進一些。
程處弼來到李世民的書房,看到的就是李世民打李承乾手心的畫面。
看得程處弼內(nèi)心一抽,感覺自己的手心似乎都有些疼。
“賢侄見笑了,實在是乾兒太過愚鈍,啟蒙兩月有余,卻連千字文都背不出來。孤打他也無可奈何,只愿他能長進一些!”
“殿下,世子年紀尚幼,不必急于一時。小侄回去寫一篇簡潔些的啟蒙文,獻給殿下為世子啟蒙吧!”
年紀尚幼,你年紀更幼好嗎?你寫一篇啟蒙文來給乾兒啟蒙,總感覺你這是嘲諷,你這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