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眼,一個月過去了。
荒山的四周,種了一圈的荊棘,荊棘里面,又種了一圈的毛竹。稍微平緩一點的地方,都開墾成了一塊塊土地,種上了紅薯、花生、黃煙、黃豆。其余地方,都見縫插針的,種上了金銀花、馬尾松、柑橘、山茶、楊梅、油桐以及桉樹。
土埂上,更是鋪上了草皮;在土埂的坡面,更是全部種上了黃荊。
黃荊是一種小灌木,俗有“千年鋸不得板,萬年架不得橋”的說法,也就是永遠長不大的意思。因此,黃荊只可作為造林困難地綠化、水土保持之用,是一種較好的固坡和水土保持植物。
如今,就剩下兩座荒山之間的荒地,還沒有利用上了。
山腳下的荒地,早已用青磚圍了起來,高達兩米左右。圍墻上面,還砌了碎的瓦片跟瓷片。開了兩個門,一個前門,一個通往荒山的后門。
除了年幼的五妹跟六妹,幾乎是全家總動員。就連七歲的三妹跟四妹,都要跟著一起去地里,干點輕松的活兒。
田田娘則在家里,負(fù)責(zé)看顧兩個小的妹妹,收拾一下屋子,做點女紅。陸田田另外請了村里一個老實本分又愛干凈的大娘,以及她那十一歲的女兒,負(fù)責(zé)煮飯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
沒錯,這次分家,陸田田母女六人,一個下人都沒有帶出來。過去的那些丫鬟婆子,基本上都被梅姨娘給收買了,少數(shù)幾個靠得住的,又被梅姨娘給按上了各種罪名給趕的趕、賣的賣。
一時之間,也不是那么容易找的回來。
幾個妹妹跟著陸田田,干了一個月的農(nóng)活,只覺得人生有了奔頭,日子比過去窩在家里啥都不干,似乎更加快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