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夏需要一個答案。
既然想要,就去尋找。
用最直接、最第五夏的方式。
當然,第五夏也可以選擇留下來,等著樓尚給她一個回答。
想到自己剛看完這些文檔,因為不愿意和不能接受,連著喝了兩整夜的酒,第五夏就走得瀟瀟灑灑、倜倜儻儻。
連她這么清冷的人都需要時間消化,樓尚肯定也是一樣。
第五夏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樓尚在布倫施威格酒廠的時候,就看過家譜開頭的部分。
因此當第五夏把這些文件一股腦兒放下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是“非禮勿視”。
第五夏有沒有發(fā)現(xiàn),家譜里面有布倫施威格家族釀酒的“秘密”是一回事,他看不看,又是另外一回事。
樓尚并不想要窺探布倫施威格家族的秘密。
他只想要認回自己的妹妹。
但是,當樓尚想要把這些文件,都還給樓夏的時候,發(fā)現(xiàn)樓夏已經離開了。
樓尚就只好先把這些文件先收拾起來。
然后,他就看到了寫著調查報告英文字樣的文件袋,和警局封存卷宗的袋子有點像。
一向發(fā)乎情止乎禮的樓尚大師,就這么不受控制地打開了調查報告。
然后,就看到了比當時在弗雷德里克警長那里獲得的,更為詳盡的信息。
私家偵探拍到的那張有他還有樓房的照片,更是把樓尚的思緒,拉回到了十八年之前的那一天。
那一天,樓尚放學回家,發(fā)現(xiàn)家門口站著一個人。
家門口站一個人本身并不奇怪,但如果站的是一個外國人,就很難不引起注意。
樓尚那會兒的英語水平,完全還達不到可以和外國人溝通的程度。
樓尚想著要帶人進屋坐一下,等樓房回來看看是有什么事情。
卻在進家門的瞬間,就看到樓房陽臺拿著一個笤帚出來趕人。
樓尚對家里的笤帚非常熟悉。
這是樓房生氣的時候,經常都會用來“教育”他的工具。
樓尚下意識地抱著自己的頭。
過了好幾秒,才發(fā)現(xiàn)樓房這次拿笤帚“招呼”的,是那個外國人,而不是他。
樓尚見狀,順勢抱著樓房,對著過來拜訪的外國人喊:“叔叔快走?!?br/> 老外當時是聽不懂這樣的中文,但現(xiàn)場的情況并不復雜,就算聽不懂,直接看肯定也能看懂。
那個老外在這個時候猶豫了一下,拿起相機,拍了一張照片。
樓房舉著一個笤帚,樓尚抱著樓房。
然后才轉身離開。
樓房和第五綺雯是大學同學。
樓房學的是英文,第五綺雯學的是國際新聞。
國際新聞在那個年代,因為對英文要求比較高,所以要念五年。
原本,兩個人的計劃,是樓房先出國,第五綺雯過一年再去。
只不過,樓房畢業(yè)的時候,既沒能拿到獎學金出國,也沒能分配到好的工作,最后進了一個大型工廠。
最開始,因為是大學生,樓房還挺受廠里重視的,直接給他安排到了新成立的外貿部門,重點培養(yǎng)。
那個年代做外貿,確實需要有懂英文的,但英文好,并不一定是能夠做好外貿的。
工廠的設備比較老舊,出產的東西,也沒有什么國際競爭力,外貿沒有發(fā)展起來。
第五綺雯畢業(yè)的時候,原本是有機會出國,也有機會可以去大城市的大報社工作。
因為和樓房從大學就開始談戀愛,最終選擇了去廠報。
年輕的女生,經常會做出有情飲水飽的決定。
沒幾年,工廠倒閉了,廠報也跟著沒有了。
樓房和第五綺雯齊齊下崗。
那個時候,樓房很頹廢。
第五綺雯卻覺得,沒有了鐵飯碗的束縛,生活才開始有無數的可能。
第五綺雯弄了一個小吃攤。
她廚藝好,味覺敏銳。
就算只是一個小吃攤,也做的比別人家的要風生水起地多。
很快就解決了家庭的溫飽問題,還有富余。
收入雖然是增加了,但樓房卻越來越不開心了。
一來,第五綺雯壓根就沒有時間在家管小孩。
二來,和第五綺雯一起出來擺攤的,最多也就是小學畢業(yè)的。
他明明娶了一個大學生老婆,怎么淪落到這樣的境地?
沒過多久,第五綺雯的小吃攤,就發(fā)展成了小吃店。
樓房也徹底成了家庭煮夫,這讓他的心理越來越不平衡。
樓房因為英文好,找到了一份去那時候剛剛興起的留學培訓學校當老師的工作。
他喜歡被人叫老師的感覺,盡管那個時候的培訓學校,還是那種在垃圾場附近聚集的,根本就不能稱之為“學校”的地方。
但這一次,樓房比較幸運,站在了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