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遷說完,朱頤垣立刻就傻了。
這是朱三太子還沒開發(fā)出來,拿他們湊數(shù)嗎?
你有多少人,就要擁立魯王?
不過一想到有人三千兵馬,就要重開大宋之天,也就釋然了。
可山東就在清廷的眼皮子底下,尋常義軍或許還能存在,若是真的打出什么大明魯王旗號,人家立刻就會調(diào)兵圍剿,絕不會客氣的。
他想活著都很艱難了,哪能主動找死啊!
奈何現(xiàn)在說了算的是謝遷,朱頤垣和老爹只能聽人家侃侃而談……謝遷告訴朱家父子,自己出身低微,不過是韓家的家仆,原本跟著給事中韓源,鞍前馬后伺候。
奈何去年韃子進了京城,韓源竟然做了貳臣,成了清廷的官。
謝遷氣不打一處來,“我謝遷追隨韓家多年,也僥幸讀了幾本書,故主口口聲聲,跟我講忠義之道,結(jié)果韃子殺進來,他反而改換門庭,當了大清的官,我真是瞎了眼睛,還以為他是鐵骨錚錚的文苑清流,沒想到屈膝投敵,做了貳臣,唉!”
朱頤垣的嘴角微微上翹,這個韓源果然是士大夫風(fēng)骨,平時教導(dǎo)手下人忠肝義膽,到了關(guān)鍵時刻,自己就水太涼了。
倒是謝遷,不甘心當奴才的奴才,他憤然出走韓家,一年多下來,已經(jīng)拉起了一千多人的隊伍。
雖然不敢說兵強馬壯,但是放眼淄川縣,也是最大的一股義軍。
而且由于在韓家讀了不少書,見識比尋常義軍可強多了,不然怎么會想起擁立魯王的點子!
突然,朱頤垣眉頭一皺,他總算想起來了,這個謝遷能名傳后世,可不是和那位紙糊的閣老重名而已。
主要是他干了一件非常大快人心的事情,那就是處死了大漢奸孫之獬,沒錯,就是向清廷提議,剃發(fā)易服的那個無恥之徒!
謝遷以非常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弄死了他。使得孫之獬成為明末少數(shù)惡有惡報的漢奸之一。
僅從這一點來看,謝遷就當?shù)闷鹩⑿鄱帧?br/> 只不過論起謝遷的起義,依舊沒有脫離流寇的范疇,不過是打破了幾個縣,然后被清廷殘忍剿殺……
如果答應(yīng)他,成為魯王,只怕會死得更快,更慘吧!
朱頤垣的腦筋迅速轉(zhuǎn)動,到底要如何應(yīng)付。
謝遷罵過了韓源,就說道:“朱大人,我出身寒微,想要號令下面的弟兄,著實頭疼。他們不聽號令,四處搶掠,連你們家都遭了搶,當真是罪孽!所以我是真心請朱大人出山,弟兄們都愿意奉你為主,聽你的號令。還望朱大人不要懷疑?!?br/> 朱老爹艱難的咽了口唾沫,他也感覺到了不妙,連忙推脫道:“謝首領(lǐng),我們家不過是魯王系偏支,真正的魯王已經(jīng)跑到了紹興?!?br/> 謝遷不管那些,不客氣笑道:“那個魯王跑去了江南,他就是假的!誰在山東,誰就是魯王!我想讓誰當魯王,誰就能擔(dān)魯王!”
謝遷霸氣十足,又把朱老爹嚇得不輕,就憑這位的態(tài)度,能聽自己號令嗎?
這不是笑話嗎,跟著他,就是當傀儡。
朱老爹又苦兮兮道:“謝首領(lǐng),承蒙看得起,我,我真的不行,山東宗室多的是,可,可以找別人……莫,莫害我,莫害我?。 ?br/> 老爹語帶哭腔,死命擺手。
謝遷怒火中燒,不識抬舉,突然,他一伸手,把張緒那顆腦袋又抓了過來。
“朱大人,昨天的時候,他還歡蹦亂跳,趾高氣揚,現(xiàn)在卻是身首異處了。”
只是這一句,就把朱老爹嚇得魂飛魄散,“首領(lǐng)饒命,饒命?。 ?br/> 謝遷呵呵笑道:“朱大人,你放心,無論如何,我也不會把你怎么樣的。只是眼下兵荒馬亂,張家吃了大虧,他們肯定會報復(fù),清廷更不會客氣的。都到了這一步,你還不愿意答應(yīng)在下的要求嗎?我謝遷走了,可沒有人能保護朱大人一家了。”
一句話,徹底拿捏住了朱老爹,這可如何是好?
“還是答應(yīng)了吧!”朱頤垣開口了。
朱老爹瞠目結(jié)舌,答應(yīng)了肯定不會有好下場,但問題是不答應(yīng)也不行。老爹的腦子一片空白,說不出話。
謝遷終于笑道:“朱公子,昨天你不愿意剃發(fā),投井自殺,是個有骨氣的,令尊當了魯王,你就是魯王世子,放心,我謝遷不會虧待你的?!?br/> 朱頤垣心中苦笑,這家伙真是不掩飾,他要當王上王?。?br/> 一直跟著他走下去,那是絕對不會有好下場的,就算他真的打下了天下,自己就不是什么魯王世子,而是小明王了……
但是謝遷也說對了一點,此時如果不聽謝遷的,失去了他的庇護,就算按照原計劃逃跑,也不過是茍延殘喘罷了。
而且大概率是要剃發(fā)易服,一輩子裝孫子的。
莫非自己就要甘心當大清的順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