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明知其想創(chuàng)建的大同社會不會出現(xiàn),為何卻不改理念?明知是太平治國之政,為何不變通,說到底和我墨家一般,不能而已。陰陽家常說知天易,逆天難,哪里出了問題找到并不困難,難的是不知道該怎么去解決,甚至根本就無法解決的?!毖蚣勺釉趦扇苏勗挄r沒有插嘴,現(xiàn)在在劉紀有些沉默的時候,忽然說了一句。
“萬事無絕對,只怕有心人?!?br/> 劉紀是講究以實事干的,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現(xiàn)在或許感覺那是個難題,但過了不久或許這件事就不是難事了呢?
“有心人……這可不好說。殿下對我墨家有看法,但豈不知我對漢國也有看法!漢王趁我等墨家子弟未反應(yīng)之時,火速滅燕,如今整個燕國民眾還處于戰(zhàn)火之中,齊漢兩國皆對燕國亡國子民不怎么看重,燕地民眾依舊在困難之中矣?!?br/> 抱怨,訴苦。
墨瑯的話完全有著這種意味,劉紀嘴角露出一絲笑容,他可不相信墨瑯就為了向他抱怨下漢王的,墨家的手段極多,豈會真的怕了一個漢國?可是墨家的夫子在他面前抱怨起漢王,甚至是感嘆起燕地民眾辛苦起來,劉紀也不知道他有幾個意思。
“漢國皆為我父王決策,夫子在我面前感嘆民眾辛苦也無用啊!小子不過在齊一個區(qū)區(qū)質(zhì)子罷了。再說,漢使如今入齊結(jié)盟,這燕國土地不久之后便要成為齊漢土地,非我漢國一家如此做,夫子若是感嘆庶民的苦難,應(yīng)當勸諫齊王好好對待燕國亡民?!?br/> 剛剛被滅的國家子民,他國對待其態(tài)度,自然沒有本國的子民好,說到底還是沒有把那亡國的子民當成本國人而已,這種情況一般是要跟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消逝的。當然,若是有仁德的君主將他們看成本國的子民對待,只怕會更快地融入本國中,但是目前這些思想,一些君王顯然還沒有意識到。
“常言道,父債子還,殿下身為漢王三子,又有親近庶民之想,難道便能眼睜睜的看著燕國亡國民眾繼續(xù)遭受這苦難?”
“夫子想讓小子做什么?”
劉紀苦笑一聲,知道墨瑯肯定沒什么好心思,果然不錯,如今便要有事情要讓他弄了,而且他還不得不做,畢竟承了墨家那么大的情意。
“無他,殿下身為漢王三子,只需寫封信給漢王即可。”
羊忌子笑道,“殿下入齊三年,未曾與故國聯(lián)系,說到底,我們還是要給殿下遞上一封家書回去呢?!?br/> “家書?”
劉紀的思緒忽然飄了起來,家,對于他的記憶里已經(jīng)很遙遠了,前世的他沒有家,這一世的他雖然有家,可這家便是國。從漢王身上,沒有看出一點兒父親的樣子,反倒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君主模樣。而劉紀的母親,在他的腦中印象也十分模糊了,只記得是漢王最寵愛的一個妃子吧。
劉紀自從來到這個世界,正好恰逢漢王第一次攻打燕國,結(jié)果慘敗,劉紀還沒有熟悉那個未央宮,就已經(jīng)被漢王派來齊國成為一名質(zhì)子了。所以說,在劉紀的印象中,家的確比較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