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烈如此痛快,大大超出了曹操所料。
他本以為會有一番口舌之爭,甚至更加危險的情況。
只見崔烈舉起墨筆,竟然用筆在竹書上修改起來。
那段抨擊閹患禍國的段落,竟然被他整段劃掉。
“大人殺頭可也,不可改文!此文不僅是我心血,更是天下士子的夙愿,你改的了文字,改不了天下人心!”劉岱急著一把將竹書搶回懷中。
曹操也要起身,卻見那崔烈微微嘆氣,擱筆道:
“賢侄,我這是在助你成事??!坐坐,你聽我說……”
崔烈安撫了怒立的劉岱,清捋髭須道:
“我豈不知十常侍閹黨禍國?可是眼下不是時候。”
“閣下是指閹患權重勢大嗎?”曹操厲色問道。
“呵呵,皇權勢大!”
崔烈頓了頓說道:“自趙高到張讓,閹患何曾有權,不過是其背后的皇權勢大。當今天子以父母而名宦豎,此乃三代以來前所未有之荒唐事。但這也說明,要想在本朝除閹,是一萬個不可能了。更何況時下邊章、韓遂在西北以‘清君側’為名叛亂,你在雒陽大罵宦官,別人給你們安一個‘叛逆內應’的罪名,你們逃的了干系嗎?”
“看來司徒大人是不打算簽了。”劉岱憤恨的說道。
“除閹無望,但陸康可保,而且此時此刻,最能保。”崔烈說著,在條案上敲了敲。
“愿聞其詳?!辈懿傥⑽⒁恍?,覺得這個“銅臭司徒”挺有意思。
“陸康的罪,說是天子定的,實際上是蹇碩傳出來的旨意,可沒有經(jīng)過‘張阿父’。十常侍地位穩(wěn)固,可是那蹇碩異軍突起,眼看就要取代張讓,成為天子最信任的近侍。眼下天子沉迷丹藥左道,不是長久之計啊,若是這蹇碩一躍而上,恐怕十常侍就……”
崔烈話止于此,劉岱還在聽,曹操早已會意,一掌猛拍了下條案,當即會意:
“時人皆以為大人是碌碌附庸之輩,贈軍“銅臭”司徒之名,看來是會錯意了?!?br/> 崔烈沖曹操微微一笑:
“哈哈,孟德賢侄聽老夫一句,休要管那天下人說什么。負荷天下之人,舉世譽之,同時也舉世謗之。那王莽一心圖治留青史,可不也身后罵名滾滾來?眼下朝廷三公重位懸空,有錢者居之。既然天子詔令不可更張,我若不占了此位,難道要等那無德之人上來禍害眾生嗎?我在此位一日,休耕、安民、治水、靖邊、濟困,但凡做成一樣,就不負此位。世人只看老夫五百萬買了個三公,卻不見這五百萬解決了多少紛爭啊。賢侄日后若經(jīng)此事,切記我一句話,休要管那世人的臭嘴!”
“請教?”曹操恭施一禮,較之前多了幾分尊重。
“依老夫說,蘭芳香草不妨是由大糞澆灌出來的!”
此言一出,三人頓時哈哈大笑。
出了崔府,曹操拉著劉岱就往回走。
“孟德,是不是要去找那張讓會簽?”劉岱不解的問。
曹操聽此話,停在當場,上下打量著劉岱:
“公山啊,將來你要是做了一郡太守,不得讓民匪活剝了?!你還自詡知帝王術?這張讓之輩是宦官,你我是士族,莫說那張讓不給你簽,就是真簽了,你若是天子,見到手下宦官和士族聯(lián)名了,你作何感想?”
劉岱直拍腦門。此刻他的腦袋已經(jīng)快轉不動了,一切都靠曹孟德指引調度。經(jīng)過今日一番折騰,他劉岱算是看清楚了,眼前這個曹孟德雖然相貌沒有袁紹偉岸英俊,可是論起見識、膽識、謀略,恐怕京城官宦子弟無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