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賭會的結(jié)局如冷鋒所料一般。
長達(dá)兩天的場場廝殺,棋藝比拼項目被王羨拔得頭籌,當(dāng)王羨得到“可一次牛頭祭祖”的赦書后,手舞足蹈,狀似瘋癲。
“畫”的比拼,閻立德閻立本共畫的《初春郊野圖》毫無懸念地取得了第一。
閻立德繪畫尤其擅長山石鳥獸,這一次又有弟弟在一邊輔助,成畫后,畫上的青草仿佛都在隨春風(fēng)搖擺。
可是文賭會之后,冷鋒預(yù)料中的皇權(quán)氏族之間的輿論狂潮卻沒有爆發(fā)。
能夠挑撥起社會輿論的只有文賭會的真正勝者—皇帝,既然皇帝沒有推動輿論,多半是李世民認(rèn)為還不到徹底打壓氏族權(quán)力的時候。
沒有皇帝的暗中干涉,長安城的士子文人都在欣賞韓崇文、姚思廉、魏征、天下樓樓主的美文,長安紙店里的紙價格依舊沒有落下多少。
而平民百姓則匯集在一起,聽說書先生大侃天下樓文賭會內(nèi)“群雄爭霸”的激烈場面,說到激動處,什么魏大夫吐血寫賦,天下樓樓主閉眼揮毫的段子就莫名其妙地出來了。
謠言這種東西的傳播速度是最快的,以長安為中心,以輻射的方式在不知不覺中擴散著。
“皇帝臭不要臉啊!”
這是很多沒有參與文賭會,或是遠(yuǎn)道而來抄賦的大儒內(nèi)心中共同的心聲。
眾所周知,魏大夫的《阿房宮賦》是由阿房宮灰燼摻墨書寫,天下樓樓主的筆法被傳“字字如刀”、“望之蟄眼”。如今兩幅真跡都被皇帝收走了,還美其名曰:“掛在御書房,時時以為誡?!?br/> 你要是天天看就見鬼了!在平民百姓、寒門士子心目中,皇帝就是每天高高在上,錦衣玉食的,哪有時間一直去看兩篇賦。
然而事實也確實如此,李世民回宮后,就把魏征的幾張紙裝裱好,把它和冷鋒的真跡一起送進了寶庫,然后“臭不要臉地”抄寫了一份掛在御書房“時時以為誡”。
繼“洛陽紙貴”后的“長安紙貴”可是士林的一大盛事,不少人都渴望一睹真跡。
朝堂之上,在處理了東突厥新拓土如何管理的事兒過后,姚思廉站了出來。
姚思廉的出現(xiàn)讓李世民嚇了一跳!自從他登基以后,姚思廉從來沒有上過朝,再加上大殿寬敞,人數(shù)太多,皇帝也沒有時間一一地去瞅,都是看有人站出來了再打量這個人是誰。
姚思廉沒拿笏板,走到文武百官中間,彎腰九十度拱手,施禮施得一絲不茍。ps:上了歲數(shù)的人也不怕老腰出毛?。?br/> 直起腰后,姚思廉才說:“陛下,微臣見百官久不出班,便代士林向陛下進言?!?br/> 呵!眾大臣紛紛看向姚思廉,“代表士林”這四個字可不是隨便說的,只有足夠數(shù)量的道德大儒、學(xué)子同意了,才能說。遇到這樣的事情,就是皇帝也必須重視起來。
李世民正襟危坐,說:“請講!”
“前幾日因魏大夫和天下樓樓主的《阿房宮賦》引發(fā)了‘長安紙貴’,到現(xiàn)在,長安紙店的紙依舊供不應(yīng)求。很多大儒學(xué)子都慕名而來,希望抄錄一份,更希望一睹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