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紛紛撤退,徐州兵乘勢追擊了好長一段路,但不論是哪部兵馬,遇到于禁時,都是遠遠避開的。
????張彥不去追擊,而是率領(lǐng)部下,趕往彭城。
????彭城的城墻上,早已經(jīng)被鮮血染紅,陶謙站在城樓上,看到城外撤退的曹軍,長吐了一口氣,緩緩的道:“僥幸……真是僥幸啊……”
????“陶使君,這一切都是張彥的功勞,如果不是他放火燒毀了曹軍的營寨,又從背后偷襲了曹操,曹操也不可能會退走!而且,連典韋也被他趕走了……”一直站在陶謙身邊的陳登,適時說道。
????“張彥功不可沒,本府要重重的賞他!”陶謙看了一眼從城外率領(lǐng)騎兵隊伍緩緩靠近的張彥,轉(zhuǎn)身下了城樓,“都跟本府到城門口來!”
????一行人很快下了城樓,跟隨著陶謙來到了城門口,靜靜的等候在那里,等待著凱旋的張彥。
????張彥率領(lǐng)兩千多騎兵,一點一點的靠近彭城,越是靠近,血腥味就越濃厚,馬蹄下面,是成堆的尸山,成片的血海,他踏著這尸山血海,看到這里慘烈的情形,就足以想象的到這里經(jīng)歷著怎樣的戰(zhàn)斗。
????他重重的嘆了一口氣,越發(fā)感到亂世人命如草芥,心中更是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快接近彭城的城門時,張彥看到陶謙率領(lǐng)將士們等候在那里,他下令身后的騎兵停在原地,自己則從馬背上跳了下來,取下拴在馬項上的一個血淋淋的包裹,徑直朝城門口走去。
????張彥走到城門口,見到陶謙立刻舉著手中的包裹朗聲說道:“末將張彥,幸不辱命,沛城一役,不僅燒毀了曹軍所囤積的糧草,還斬殺了曹操之子曹昂,特將曹昂首級獻給使君!”
????話音一落,張彥便打開了那鮮血淋淋的包裹,從里面露出來一顆人頭來。
????陶謙既驚又喜,也不嫌棄張彥身上的血污,緊緊的抓住了張彥的手,激動的說道:“明達,這次真是多虧了你了……”
????張彥謙虛道:“末將不敢居功,之所以能夠有此成就全賴使君指揮有方,以及陳校尉的妙計,還有眾多將士的浴血奮戰(zhàn)……”
????陶謙聽張彥居功不自傲,心中越發(fā)喜歡,開心的道:“明達太過謙虛了,無論如何,這次能夠擊退曹軍,你的功勞最大,本府定要重重賞你!”
????陳登一直站在陶謙的身邊,見張彥謙遜如此,突然插話道:“張校尉臨危受命,非但完成了陶使君交托的重任,還在我徐州最危急的時候趕走了曹操,解救我徐州軍民于水深火熱之中,是我整個徐州的恩人。陶使君既然說要重賞張校尉,張校尉就不要再推辭了,否則可就是看不起陶使君了……”
????張彥看了陳登一眼,見陳登炙熱的雙眸中閃爍著一絲希冀,并且朝他使了一個眼色,他便不再推辭了,欣然道:“那末將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曹操退走了,徐州就等于躲過了一劫,陶謙是最為開心的人了,一手抓住張彥的手,另外一只手則握著拍了拍陳登的背脊,朗聲說道:“我徐州文有元龍,武有明達,本府可以高枕無憂了……”
????之后,陶謙下令將士打掃戰(zhàn)場,厚葬陣亡將士,并統(tǒng)計名單,登記造冊,立碑以供后人瞻仰。
????隨后,陶謙讓人將曹昂的頭顱懸掛在彭城的城頭上,并在彭城內(nèi)大擺慶功宴。
????張彥則是一戰(zhàn)成名,他的名字和事跡傳遍了街頭巷尾,不過是一頓飯的功夫,彭城內(nèi)所有的人都知道是張彥趕走了曹操,擊敗了典韋,解救了徐州。
????不少都是以訛傳訛,越說張彥越厲害,傳到最后,各種版本應有盡有。
????張彥身在彭城內(nèi),自然而然的聽到了關(guān)于自己的傳聞,有些還勉強符合事實,可有些卻夸張的離譜,居然說他在與典韋交手的時候,沒動一刀一槍,只是大喝了一聲,就把典韋嚇破了膽,掉轉(zhuǎn)馬頭就跑了。
????可是事實上,張彥在和典韋交手時,卻是差點被典韋給一招殺死了。如果不是那個丹陽兵及時出現(xiàn),替他擋了一下,只怕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命喪黃泉了。
????為此,張彥在戰(zhàn)后還特意找到了這個丹陽兵的尸體,親手將這個丹陽兵給葬了。除此之外,他還詢問了一下這個丹陽兵的家庭情況,準備有時間的時候,親自去這個丹陽兵的家里去一趟。
????彭城太守府內(nèi),大廳里座無空席,每個人的面前都放著一些豐盛的食物和美酒,張彥也從原來最末尾的座位上調(diào)到了陶謙右手邊的第一個位置。
????漢代以右為尊,張彥又是第一個座,由此可見陶謙對其的重視程度。
????張彥坐在那里,略微感到有些不自在,畢竟不是古人,這種跪坐的姿勢,他并不怎么習慣。
????他靜靜的坐在那里,環(huán)視了大廳內(nèi)一圈在座的文武,發(fā)現(xiàn)這次在座的人數(shù)比上次要多,而且有幾個人還是生面孔。
????在這幾個生面孔中,最惹他注意的,是緊挨著陳登的一位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