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年3月,黃巾軍形勢一片大好,各地起義層出不窮,許多官軍無心抵抗,一見黃巾軍來了,掉頭就跑。而田浩早就利用太平教的情報系統(tǒng)進行著各種宣傳,比如:‘迎黃巾,盼黃巾,黃巾是咱們的子弟兵?!?;‘跟著天公將軍走,吃的喝的啥都有。’;‘天下一家,同享太平?!?;‘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br/> 等等諸如此類的口號,田浩編集了不少。
因此張角一路南下,勢如破竹,百姓踴躍參加,官軍抱頭鼠竄,很多城池都不需要攻打,直接就是打開城門,迎接張角進城。張寶和張梁的情況也相差不多,短短時間內(nèi)就拉起了十數(shù)萬人的隊伍。
前方的張角、張寶等人戰(zhàn)斗得如火如荼,田浩在后方也沒閑著,大手一揮,‘打土豪、分田地、薄賦稅、均貧富’,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既然階級矛盾無法避免,那么階級斗爭就必須堅決地進行下去。
田浩將所有的地主、豪強一股腦全部抓了出來,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批斗大會。所有的地主、豪強都需要過篩子一樣在搭建的平臺上過一遍,由臺下的百姓進行審判。
凡是與人為善,家教良好的人家,秋毫無犯,當場釋放。凡是罪大惡極,搶男霸女的,當場判決斬首。而在兩者中間的,則面臨著一個選擇,投靠田浩的,由田浩進行擔保,全部可以活命。死硬到底,不配合的,則被推進了惡人堆,準備在軍隊開拔的當天開刀祭旗。
就在眾人猶豫不決,不知道是否該投靠田浩的時候,吳太守站了出來,帶頭表示支持田浩。贊揚田浩是一個勇敢的人,一個無畏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有壞心思,他的目的很單純,就是要‘除奸黨、清君側(cè)’。這樣的人你們不配合,難道說你們就是奸黨?你們就算是死了,也要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
這些人本就心存疑慮,只是缺個領(lǐng)頭的,吳太守的到來,起到了臺階的作用,因此許多人都選擇了投靠田浩。
吳太守怎么會來的?他不是堅決不投降的嗎?很多人都發(fā)出了內(nèi)心的疑問,只是不敢明言。
如果這些話讓田浩知道,田浩一定會啐這些人一臉的唾沫星子。昌豨那么倔的脾氣,進了小黑屋五天是被抬著出來的,吳太守進去了十天,沒瘋就算他意志堅定了。
田浩將那些罪大惡極的地主、豪強當眾斬首,而負責執(zhí)行的就是那些宣布投靠的地主和豪強。并且田浩不會將那些地主滿門殺死,而是會留下一些無辜的人,任由他們逃走。
田浩將這樣的事情稱之為‘投名狀’,想要活命可以。但光動嘴可不成,投名狀是必不可少的。
田浩這一手,讓那些宣布投靠的人滿臉苦澀,這簡直就是強行將他們綁在了黃巾軍的戰(zhàn)車上。想要半道下車,對不起了您嘞,那些逃走的人,那些朝廷的官軍是不會放過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