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yè)專家聽說潘晴川買果苗是想幫助貧困山區(qū)的人民脫貧,捐助給了他們十畝地的果苗,這些果苗經(jīng)過培育,最快三個月就可以結果。
在這種時候移植,一般人可能會把果苗種死。
但是專家們愿意一路護送果苗去火云村,并且?guī)退麄冊耘嗪谩?br/>
這簡直是授人以漁。
這一連串的好消息讓林琳和潘晴川覺得未來可期。
之前還在逆境之中一籌莫展。
這些好消息無疑就是守得云開見月明。
林琳有心事,但是在潘晴川面前依舊裝作很開心的樣子。
而潘晴川也在這一天得知,那個幫他要回兩萬塊錢定房款的姑娘,是他曾經(jīng)資助的大學生。
這是一只書信往來,那個姑娘原來的名字改了。
當時幫她,只是覺得想盡自己一點微薄之力,卻不想這姑娘為了要幫他拿回那兩萬本來不會退的錢,丟了工作。
她的電話變成了空號,潘晴川連跟她說一聲謝謝的機會都沒有。
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
做善舉的時候,潘晴川沒有想過要回報,卻不想一件件事都回報給了他。
他感嘆,人生有時候你都想不到會遇到什么事情,但是無論怎樣,他都熱愛生活的去努力。
晴音依然還叫晴音。
小段也在努力維持著晴音一直都有的水平。
一切似乎都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
規(guī)劃部門很快也聯(lián)系了林琳,確定了設計圖紙,很快就要開工。
重修小學也提上了日常。
孩子們很快就有明亮的教室可以學習了。
一家很裝修風格非常古樸的餐廳,音樂也是悠揚的古箏曲。
仿佛如汩汩的流水,沁人心脾,這是第一次潘晴川跟林琳單獨一起吃飯,林琳今天特意穿了一件很精致的黑色高領毛衣,外搭一件米色的羊絨薄外套。
她臉上畫了淡妝,整個人眉目更清晰了,淡淡的腮紅起到好處,顯得整個人芙蓉如面柳如眉。
潘晴川點的菜都是平日里林琳愛吃的。
這點讓林琳很意外,似乎她在哪道菜上停留的時間長,這些細微的細節(jié)都被他發(fā)現(xiàn)了。
有時候,林琳總覺得跟潘晴川好像認識了很久似的。
就有這么些人,會讓你感到似曾相識的感覺。
菜上起了,林琳期初是安靜的在吃。
但又略顯得尷尬。
她開口問,潘叔的病。
潘晴川的嘴角微微收緊。
嘆口氣,一直都靠藥物維持,但是現(xiàn)在路不通,想出山一趟太難,我真的很怕哪一天,會……
表面上他永遠是樂觀的,積極地,一切都妥帖的他。
但是提到老潘的病,似乎又有著十足的無力感。
他也不知道,為什么一直壓在自己心底的壓力,會向林琳傾訴,好像一切就是這么順其自然。
林琳柔聲安慰他,你看現(xiàn)在配型也成功了。
火云村也要修橋了,而現(xiàn)在潘叔的狀態(tài)那么好。
一切都會否極泰來的。
潘晴川已經(jīng)好久都沒有喝酒了,為了消除脂肪肝他以后也不準備喝酒了。
但這一晚,他破天荒的喝了一大杯米酒。
希望未來如所愿一般,一切都美好。
林琳覺得這一刻很幸福,仿佛潘晴川就是那個感染源,只要靠近他,她的情緒就會因為他而變得歡樂。
他們商定明天一起回火云村。
而農大的專家們也將跟他們一起翻山越嶺護送果苗回火云村。
思緞丹妮也想看看,那個仿如世外之境的火云村。
小段便也要一起去。
一行人就這么浩浩蕩蕩的翻山越嶺一起去了火云村。
他們是第三天的清晨回去的。
那時候,雞剛開始打鳴,天和地的顏色漸漸分明,薄霧彌漫的小村莊。
完全是與世隔絕的的寧靜。
本來已經(jīng)走了一夜夜路的思緞瞪起眼睛。
拿起身上掛的單反相機就開始拍照。
這種原生態(tài)不加修飾的美景,在思緞的相機上一一呈現(xiàn)起來。
孩子們早就聽說他們要回來。
嘰嘰喳喳的已經(jīng)圍繞過來。
太陽越來越高,天也越來越亮,火云村越來越熱鬧。
炊煙裊裊,空氣里彌漫著燒柴火的味道。
小段拿出提前給孩子們準備的文具衣服一一分發(fā)給他們。
拿到禮物的孩子們一個個向一個快樂的小鳥。
曾經(jīng)閉鎖的山村,只有過年過節(jié)才能見到父母,才能帶來一絲外面的氣息。
這一下子來了那么多山外的人。
讓孩子們激動不已。
老潘天一亮就去山上搭理果園,把晚上守夜的大懶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