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嬰說完,王翦立馬便瞪圓了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子嬰。雖然子嬰說的簡單,沒有過多解釋,然而沙場一生的王翦自然能明白子嬰的意圖。
子嬰的這一番計策,竟然和自己這一段時間以來絞盡腦汁方才想出的破楚之策別無二致。
而且看子嬰的語調說辭,先前并沒有腹稿,完完全全是一邊想一邊說,如此短的時間內便能想出個大概,實在是讓王翦大為驚嘆。
“長安君之智,近乎于妖,王翦佩服!”頓了好一會,王翦方才回過神來向著子嬰由衷地說道。
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想出如此計策,王翦實在想不出還有誰能夠與之相提并論。
“大將軍過獎了,子嬰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子嬰謙道,自己不過是根據歷史上王翦攻楚之時的做法,反推了一下王翦的此舉的緣由而已,頂多算是一個事后諸葛亮罷了。
攻楚的大致方略有了,剩下的不過就是一些細枝末節(jié)之事,兩人略一討論也就是了。
子嬰剛出王翦的軍帳便遇到了此役的副將蒙武,顯然他也是來求見王翦的。
若說這蒙武,可謂是世代為將,蒙武的父親蒙驁歷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四代秦王,期間多次領軍出征,戰(zhàn)功累累。
先后奪取韓國十余座城池、趙國三十余座城池、魏國五十余座城池,讓秦國疆域與齊國相接,對韓國、魏國形成三面包圍之勢,為如今趙政橫掃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他的兒子便是有“忠信”之稱的蒙恬、蒙毅兄弟,一個威震匈奴十余載,一個更是朝堂上的股肱大臣。
對于蒙氏一族對秦國的忠貞,子嬰不論是前世還是今生,都是極為的敬佩。
“見過饒陽君!”迎面看見子嬰,蒙武雖然年齡遠長于子嬰,然而在身份上依然有所差距,故而趕忙先向子嬰見禮。
子嬰當即便回禮道:“蒙將軍多禮了,蒙氏一族自蒙驁老將軍起世代為國,子嬰當是欽佩無比!”
“職之所在耳,秦國以國士待吾族,蒙氏一族當以死而報之!”蒙武繼續(xù)說道:“長安君難道亦是來勸誡王翦老將軍的?”
蒙武這么一提,子嬰倒是納了悶了,這還沒出秦國呢,王翦也沒做什么輕敵冒進之舉,有何需要勸誡的。
“勸誡王老將軍?”子嬰疑問道。
蒙武見此,心道應是子嬰尚且不知王翦的一些做法,正好拉上子嬰一同勸誡一下,以免王翦的舉動惹得秦王不喜。
當即嘆了一口氣言道:“長安君有所不知,大將軍不但在踐行之時當面向王上討要良田美宅,這行軍還不到楚國,大將軍已經又派遣了數批信使,向王上討要田宅,如此舉動我等屬下皆為將軍憂之。
借伐楚一事要挾王上,索取良田美宅,我等唯恐大將軍惹怒王上,故而相勸?!?br/> 子嬰一聽,這才明白了蒙武要來勸誡什么。嘴角不禁莞爾一笑,心道:“果然王翦是用的這一方法來,規(guī)避秦王的猜疑?!?br/> 當下便對蒙武言道:“如果將軍求見大將軍只為此事的話,那就不必去了。”
“長安君的意思是?”蒙武有些不解的問道。
“想必王上見到大將軍求取田宅的信使,應是十分寬慰?!?br/> 子嬰這句話更是讓蒙武云里霧里摸不著頭腦,只得把目光繼續(xù)看向子嬰。